“十四五”期间,四川为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设立专项奖补资金

2025-09-25 17:55:2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罗家坝遗址绘图工作照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张斌

9月25日,在成都召开的全国考古工作会上,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唐飞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文物考古工作已成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政策保障方面,四川两年前已出台相关文件,由省级财政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考古新发现”和成功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属地政府,分别给予2000万和3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资金。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秉持“大考古”“大保护”“大展示”工作理念,积极推动四川考古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注重坚持统筹谋划,科学构建考古保护体系。

考古事业要发展,政策保障很关键。近年来,四川不断出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政策性文件,推动出台三星堆遗址、成都市大遗址、三苏遗址遗迹、巴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尤其在2023年,四川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等6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实施财政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程的通知》,由省级财政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考古新发现”和成功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属地政府分别给予2000万和3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资金,为推动考古工作提供政策保障。该政策的出台,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激励作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真正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服务大局、赋能发展、为民共享。

作为文物资源大省,四川近年聚焦重大考古研究项目,深入推进考古与历史研究,考古成果屡获殊荣。“十四五”期间,三星堆、皮洛、濛溪河3个项目先后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考古新发现”,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还获评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与此同时,考古调查也获得重大突破。“在四川系统开展的综合性与专项考古调查中,新发现各时期遗址点近千处。”除了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个“祭祀坑”引发全球关注以外,宝墩遗址发现4500年前水稻田遗存、城坝遗址新发现津关和冶铸遗址、罗家坝遗址清理战国至东汉时期墓葬约210座等均引来巨大关注。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蜀道考古研究”已全面查清6条主线家底,形成目前最为准确的“蜀道数据”。皮洛遗址、濛溪河遗址、孔龙村遗址、老龙头墓地等重要遗址考古发掘也获得突破性成果。在诸多的考古成果中,由三星堆开创的多学科研究、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考古新模式,引起全行业强烈关注。四川的基本建设考古也亮点突出,尤其是城市考古与保护成效凸显。其中,成都出台国内首个文物考古“容积率”奖励政策,考古前置“成都模式”得到国家文物局肯定。

稻城皮洛遗址发掘现场

据介绍,四川在“十五五”期间还将继续实施“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文明研究等四川项目和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力争考古研究取得新成果。此外,地下文物保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等也将同步推进。

图片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