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保护取得重要突破 饱水象牙脱水加固后已可直接展出

2025-09-27 18:07:5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张斌

象牙保护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三星堆和金沙两大遗址,都曾出土大量象牙,如何让它们能够避免病害,更长久保存?9月27日,2025年三星堆论坛文明解码分论坛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蒋璐蔓分享了出土饱水象牙保护的最新成果。据介绍,在脱水加固等关键技术的帮助下,目前饱水象牙已经可以直接展出。


蒋璐蔓

2022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联合9家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出土饱水象牙脱水加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集体攻关出土饱水象牙脱水加固关键技术。因为在全世界的考古项目中,大规模出土整根象牙的情况十分罕见,所以象牙保护技术一直并不成熟。而出土饱水象牙在四川地区出土数量最多、种类最为丰富,自上个世纪以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饱水象牙数以吨计。金沙遗址象牙出土时还没有成熟的保护技术,所以只用石膏打包的方式提取了一小部分暴露在外的象牙,并用有机硅封存技术对已提取的27根饱水象牙和38件象牙器进行临时封存保护,到目前为止,有机硅封存的饱水象牙保存完好,维持了整体形貌。但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3、4、7、8号坑出土了600余根饱水象牙,有的因叠压铜器而变色,有的被烧过。这些象牙发掘出土后环境发生巨变,极易失水开裂粉化,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失,怎么保护?


在对出土饱水象牙保护的科技攻关中,科研人员全面研究了象牙的保存现状、病害及劣化机理,研发了现场保护技术、脱水加固技术,使出土象牙得到了保护。

据介绍,饱水象牙出土后最大的病害,通俗而言就是失水后象牙裂隙变大,会很快粉化崩塌。此外,微生物会通过酸性代谢产物等持续腐蚀象牙,让象牙粉化酥脆。为了解决象牙的这些病害,文物保护人员研发了保湿材料、典型病害微生物监测、临时固形材料等3方面的现场保护技术。其保湿材料的保湿效果非常出色,可以让象牙在130天里的重量保持率接近100%,且象牙表面形貌没有发生变化。而最重要的象牙脱水加固,就类似于“以骨补骨”。文保人员选取了烷基胺作为象牙的脱水材料,不仅脱水效果最好,且在脱水过程中对象牙物相及晶体结构都没有影响。在象牙脱水之后,再用原位生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方式对象牙进行加固。除了化学材料脱水加固,文保人员还研发了微生物原位加固技术,选用具有诱导钙化功能的巴氏芽孢八叠球菌作为菌株,诱导钙化生成晶核有机物、碳酸钙结晶,把象牙孔隙填充起来,实现对象牙的加固。据介绍,这样处理后的出土象牙样品的孔隙率降低约50%,样品内部结构得到改善,抗压强度提升3.3倍。

记者了解到,经脱水加固技术处理后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象牙,能保持原来的形貌结构,已经能够直接在博物馆展示,脱水加固后的部分出土饱水象牙已经在成都考古中心展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