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友”相聚三星堆 共议古蜀文明传播“破圈”之道

2025-09-28 17:19:3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卢星宇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9月28日上午,2025三星堆论坛配套活动“堆友聚谈沙龙”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来自文博研究、国际传播、影视创作等不同领域的50位“堆友”,围绕三星堆的价值阐释、传播路径和社会参与等展开交流,探讨如何共筑文明传播新生态。


三星堆管委会副主任魏清介绍,“堆友聚谈沙龙”是一次全新尝试,也是三星堆第一次以论坛为纽带,把文化从学术讨论向大众参与延伸。“‘堆友聚谈沙龙’将成为长期开展的品牌活动,希望能有更多热爱文化、热爱博物馆、热爱三星堆的人,从参与者变成共建者,一起把三星堆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古蜀文明的薪火传得更远。”

在“我眼中的三星堆”分享环节中,德阳市广播电视台王月表示,她会用接地气的内容讲述三星堆,希望让普通人爱上“有温度的三星堆故事”。三星堆镇三星村宣传干部湛瑞雪,讲述了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在地实践。广汉市三星堆第一小学学生曾靖贻,分享了自己作为2025年成都世运会“采火使者”与三星堆结缘的珍贵体验。广汉市金鱼一中教师、三星堆博物馆志愿者包维蓉,分享了从跨学科视角让三星堆文化“活”在课堂里的尝试。

艺术与文明的碰撞,成为本场活动对话的亮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徐彤以“当奇迹遇到艺术”为题,从艺术阐释的角度出发,提出三星堆的创作需要尊重客观史实,又要以现代语言释放创意活力。博纳影业IP内容负责人王国良,从电影语言、影视创作的维度,讲述科技赋能下古蜀故事的荧幕表达方式。


如何让文博传播从“网红”走向“长红”?古猫文化公司创始人汤诗伟,通过分享“短视频的长期传播”案例给出实践答案:关键在于“内容创新、情感链接、系统运营”,内容一定要有“偶然性”,要让大家看到创新与独特。

对于“如何平衡学术性与传播性,兼顾深度与热度”,中国国宝大会第四季“传颂人”、自媒体创作者宋希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学术性与传播性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创作者的一体两面,既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又要通过创意和传播技巧吸引观众,用创意点燃兴趣。”

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平衡“追求流量”与“坚守真相”?自媒体创作者徐华宁结合自身经历,提出“流量为桥、真相为基”的传播理念:“我此前创作的《三星堆保姆级攻略》短视频转发量超3万,说明观众需要的是‘有用又可信’的内容。流量能让更多人看见三星堆,但只有守住真相,才能让大家真正喜欢、长期关注。”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汉语系系主任刘波,以构建三星堆跨文化传播体系为出发点,通过分享“中外青年云对话”“世界名校直播”等实践案例,探讨如何以人类共通情感破解跨文化传播壁垒。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