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诗歌赋能文旅”。2025黄龙中秋诗会6月底启幕,受到全国诗歌爱好者热烈响应,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收到2000多件近万首应征作品。9月中旬,经由梁平、胡弦、霍俊明、鲁娟、杨献平等组成的终评委专业考量,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15名。
即日起,川观新闻将陆续展播本次诗会获奖作品。让我们循着诗句的脉络,走进月光下的黄龙,在文字与山水的交融中,感受文学为文旅注入的全新活力,亦是邀您共赴一场“诗与远方”的中秋节会。
迟颜庆
1
化身黄龙之人
偶尔在悬崖上,偶尔在飞瀑间,长望
黄龙沟山重水复的节奏
彩池如鳞,装点万径间的绝句
苍天有泪,待你止步时,猛回头
可瞥见群山的尾巴
为你扫尽心头之雪
一潭水的涟漪,可盛放一句咏叹
步步都是秘境,处处可安放你的千言万语
群山伸出的爪子
轻轻抚过梦境:有缘人自会相遇
将追寻半生的山水,抱在怀中
听吧!流水诉说来时的辗转之路
高原上的诵经人
消失在漫漫长路,隐身在
茫茫林海。云朵
跌落时刻,有人在峡谷中
拾起光阴无数——
伏身于大地,一条龙替我们放下牵绊
彼此对视的瞬间,迟来一步的人
也许会最先听懂它的预言
2
黄龙寺的钟声,比雪宝鼎的梦境还高
鹰的翅膀,拍醒云雾间的犹豫
一尊打坐的佛,不语
也能从它的冷峻中读懂人世。你们
将喧哗的烟火带上山来
不想问一问归途么?
——归途,就是你把心头之火放下
将雪山的一滴问候带走。亿万年的修行
哪怕能揣走一小捧
也是你终生回味的好药。归途
就是你把心头的大山放下
将一捧雪的圣洁带走。瞬间的领悟
要走过半生迷途
俯瞰众生
滩涂与海子听从教诲。岷山与雪
铺展开连绵不绝的画卷
画中人深陷于苍茫之境,有的人
化作一曲长歌
与群山的倒影结伴而行。有的人
顺着山路的手势,回到苍茫人世中
3
牟尼沟的节奏里,扎嘎瀑布弹响高潮
水,要把峡谷掏空。飞流而下
去抢救乱石中的孤愤。若抬头望去
一只大手,想把它的心事收回
白岩上,水的回响
又是一首谣曲的旋律,企图
将大山的乐器盗走。颤抖的目光
在寻找谁的梦话?
鸟儿引颈,它的梦,如瀑布般凶猛
丈量过一卷山水的尺寸
转瞬间,已被哗哗作响的水声洗劫一空
爱每一块石头洗濯内心的忐忑
爱梦中人脱胎换骨,各奔前程
而牟尼沟中,高原的胸怀哗哗作响
山峦的低语深不可测。像我们
彼此擦肩而过,去留下一路的记忆和渴望
纵身一跃。
我爱这不曾犹豫的奔赴。
扎嘎瀑布映着落日
是它昂起头颅,总想把一声呼唤,顶得再高一些
4
丹云峡的枫涛,挡不住蜿蜒之路
听玉笋群峰染透的相思之苦,遥望
雪峰之巅,有潮声
流浪。刀削斧凿的风
爬上崖壁,两岸
无数耳朵护送涪江缓缓而行
隐隐还有龙安古道的传说
穿越一年又一年无尽征途:马队
驮着千难万险,迎面走来
穿越一个人的仰望。峡谷经过你时
突然看了一眼,你身后的辽阔
突然变得纵横叠宕
随着茶马古道到此一游
每个人遗落的梦,化作怪石,立于彩林间
六角枫留下无字之书
交待白龙的身世。它
苦恋丹云峡的容颜,一波三折的磨难
率领群山奔波,永不谢幕
——远来的不是客
他们使劲浑身解数,要把峡谷的秘密问透
化作一声声感叹,顺着江水漂流
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供图
5
纪念碑与石雕群在阿坝会师。率领你们
重走长征之路。冲出雪山
与草地的重重围困
一座苍穹,一只倒扣的酒盅
元宝山上,一个个地名在晾晒它的悲壮
碑石无语。每一笔都刻进命里
夜夜回味一个个乳名。朝圣者
是它面前步步敬畏的孩子,看你背靠雪山
一笔一画地读着故乡
就像一笔一画临摹人间的大字
“和自己的影子多么相似
刃口上复述他们完整的一生。而最奢侈的事
就是能亲口读完自己的墓志铭”
每一尊雕像里都住着一尊傲骨。成群的巍峨
庇佑你我的生活无恙。用血泪
换回的领土,生长生生不息的问答
还残存着断刃的余温
——壮士
已被谱成几曲琴声。清瘦的肋骨
在石雕群里忽隐忽现。那是
一座座雪山和草地的勋章,别在山河鬓角
你听那漫山遍野龙吟之声
正随着他们的脚印奔赴
作者简介
迟颜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草原》《诗歌月刊》《延河》《诗选刊》等报刊。曾获科尔沁文化政府奖、阿来诗歌奖、中国诗河·淇水诗歌奖等多种奖项。入选数十种诗歌选本。参加首届星星诗刊·散文诗全国青年诗人笔会。著有诗集《科尔沁笔记》、长诗《西辽河长歌》《边塞四重唱》(与人合著),发表长诗《科尔沁的孩子》《蒙古马传奇》等。参加过鲁迅文学院、内蒙古大学文研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