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9月29日下午,成都新津知美术馆金秋东方美学重磅大展“司天监”泰祥洲个展开幕,展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郑岩、知美术馆馆长王从卉共同策展,系统呈现泰祥洲近年创作的 70 余件绘画、装置、影像及手稿等作品。
泰祥洲生于宁夏银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博士,博士论文《仰观垂象:山水画的观念与结构研究》2011 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他自幼研习传统文史、艺术,20世纪90年代赴新西兰学习新媒体和动画设计期间,曾参与电影《指环王》的数字场景构造。近年来,他立足于博士论文研究, 探索当代水墨绘画语言、观念与对象的革新。
本次展览以宋代掌管天文历法的机构司天监为题,立足中华文明独特的宇宙观,探索用当代科学的视野,多维探析东方美学的发展脉络。展览通过特别委任创作《量天尺 No.1》《象首耳卷体夔纹图》《岷江图》等作品,与新津宝墩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中的天文意象相呼应,同时联结水城新津本地岷江水域与星野的古老关系,以当代艺术语言为文博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新视角。
《星宿海——银河》与《岷江图》,在美术馆一层展厅组成20米长卷,在空间上呼应成都西南水城新津岷江水域的地理脉络,演绎中国古典哲学中星宿与河流之分野映照的深刻关联。
《量天尺 No.1》立于美术馆3层展厅中央,高近5米的金属仪轨记录光影流转与四时变迁的时间秩序,致敬中国古代立表测影的天文科学,加以AI 介入联结三星堆遗址中通天神树的宇宙想象。作品由泰祥洲提出想法,广泛征求国内外学者意见,与计算机科学家郭毅可合作创造,体现了东方宇宙观下当代艺术与天文、与前沿科技的对话。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3月20日。
(知美术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