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6件作品角逐文华大奖 作品背后的文旅地标等您打卡丨聚焦中国艺术节

2025-10-13 13:50:5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随着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脚步临近,备受关注的文华奖评选进入“冲刺”阶段,四川6部入围作品整装待发、冲击大奖。

文华奖作为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每3年评选一次。本届文华奖,四川共有川剧《梦回东坡》、舞剧《陈寿·三国志》、话剧《谁在敲门》,歌曲《玉盘》、群舞《柔情似水》、魔术《邂逅》6件作品入围终评,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增长,更在艺术类型上实现了全面突破——川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艺术品类与歌曲、舞蹈、魔术等表演形式齐头并进,充分展现了四川文艺创作的整体实力和多元魅力。

这6件作品,均深植四川文化内涵和自然风光。现在,请跟着这6件作品游四川,探寻艺术表达中蕴含“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独特魅力。

川剧《梦回东坡》

作品简介:用虚实相生的故事、内外结合的表达、神形兼备的人物、悲喜相乘的风格和雅俗同堂的审美,透过苏东坡惠州造桥、黄州悟道、修建雪堂、壮赋赤壁、儋州化民以及与王闰之的爱情故事的闪回,用散文化的演绎形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苏东坡人生智慧。

创作演出单位:四川省川剧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推荐点位:三苏祠

三苏祠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3人的故居,坐落于四川眉山,是承载苏东坡文化记忆的核心场所。这里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一座集古典园林、名人祠堂于一体的文化圣地。祠内古木参天,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保存有大量与三苏相关的文物、文献和遗迹。观众在欣赏完演绎苏东坡人生智慧的川剧后,来到三苏祠,能实地感受苏东坡成长的环境,更直观地理解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心境,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文学巨匠进行心灵对话,进一步深化对剧作中苏东坡形象的认知。

舞剧《陈寿·三国志》

作品简介:舞剧《陈寿·三国志》围绕陈寿的人生轨迹铺展,分为“别故乡”“倾著”“苦著”“尾声”等篇章,展现继日编写史书、深入民间走访考证、秉笔直书不惧强权等典型场景。渲染史册之温度、史家之坚守。《陈寿·三国志》是四川人用自己的眼光和情感书写的一部史诗之作,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和巴蜀儿女的精神气韵。

演出单位:四川现代歌舞剧院

推荐点位:南充西山风景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剑门关-翠云廊、阆中古城、绵阳梓潼七曲山风景区

南充西山风景区

·南充西山风景区:风景区内的万卷楼是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读书和治学之所,如今成为集中反映陈寿和《三国志》为主题的三国文化景区,持续打造“三国文化探源游”的目的地。

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作为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被誉为“三国文化圣地”。馆内供奉着刘备、诸葛亮等三国英雄人物,留存有《出师表》等珍贵碑刻,还有三国时期的大量文物展品。在这里,观众能将舞剧中的历史场景与真实的三国文化遗迹相连,深刻体会剧作中的“史册之温度、史家之坚守”。

剑门关

·剑门关-翠云廊:剑门关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军事要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翠云廊是古代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旁古柏参天,相传为张飞所植。剑门关-翠云廊的雄奇险峻与历史沧桑,正是对剧中三国时代背景的生动再现。游客漫步于此,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金戈铁马的豪情,更能理解《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事件的地理与时代语境。

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阆中古城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三国时期曾是巴西郡治所,张飞在此镇守,留下汉桓侯祠(张飞庙)等丰富的三国文化遗迹。这座古城不仅历史悠久,还保留着完整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在这里,观众可以探寻三国历史的足迹,感受巴蜀儿女的精神气韵,与舞剧中展现的陈寿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形成文化共鸣。

梓潼七曲山风景区

·梓潼七曲山风景区:七曲山以文昌文化闻名遐迩,也与三国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相传诸葛亮北伐时曾在此驻军。风景区内现存关帝庙等三国文化遗址,作为兼具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场所,为观众理解《三国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话剧《谁在敲门》

作品介绍: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得主罗伟章现象级同名小说,以川东大地为画卷,用一扇门串起3代农民子女的命运沉浮,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社会变革中城乡风貌的焕然一新与个体命运的波澜壮阔,在川渝方言俚语的烟火气中,为观众铺展出一部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精神史诗。话剧《谁在敲门》是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重庆市话剧院以“川渝一盘棋”的文化自觉首次联袂打造的原创剧目,是川渝一次水到渠成的合作,也是巴蜀文旅走廊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创作演出单位: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重庆市话剧院

推荐点位:巴山大峡谷

巴山大峡谷

巴山大峡谷位于罗伟章的故乡,是川渝交界地带,是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中国巴文化之乡”“天然褶皱博物馆”和“大巴山生物基因库”。这里与话剧《谁在敲门》以川东大地为画卷的设定契合。峡谷内山高谷深、景色秀丽,既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又有浓郁的川东乡土风情,是展现川东文化风貌的绝佳载体。

歌曲《玉盘》

节目简介:作为一首四川本土原创歌曲,融合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典诗词意境与现代音乐审美的艺术歌曲,从孩童的视角出发,以大凉山孩子们的纯净歌声,融合清亮口弦、彝族打击乐和电子音乐元素,以“玉盘问月”空灵优美的旋律,通过天真而充满想象力的叩问,表达了对宇宙星空的憧憬,以及对未知世界不懈求索的精神。

演出单位:成都葫芦文化传媒

推荐点位:凉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何勤华 摄

聆听完融合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元素的《玉盘》后,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能亲眼目睹火箭发射的壮观场地,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将歌曲中天真的宇宙叩问与现实中人类探索宇宙的壮举相结合,更能体会到歌曲所传递的求索精神的深刻内涵。

群舞《柔情似水》

节目简介:群舞《柔情似水》以泸沽湖这片绿水青山中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为依据,以民间舞蹈“甲搓为动态素材,民谣“夜歌”为音乐原型,用舞蹈表现泸沽湖山水之美好,水滨女性之优美,人民幸福生活之喜悦。

演出单位: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推荐点位:泸沽湖

泸沽湖。胡小平 摄

泸沽湖位于川滇交界处,以其湛蓝的湖水、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文化闻名于世,是群舞《柔情似水》创作的灵感源泉。观众置身泸沽湖,能亲身感受湖水的柔情与山水的静谧,欣赏摩梭人的传统舞蹈与歌声,仿佛看到舞蹈中展现的美好场景在现实中重现,深刻体会舞蹈传递的幸福生活喜悦。

魔术《邂逅》

节目简介:魔术《邂逅》用7分45秒的时长,再现“民国”时期上海青年男女邂逅的浪漫故事。节目中“伞”与“扇”从无到有、千变万化,在舞蹈的演绎下相互交融。浪漫故事与魔幻表现有机相融。曾获得第12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魔术节目奖,是四川历史上首次斩获该奖项。

演出单位:四川南充市杂技团

推荐点位:六合丝博园

南充六合丝博园

六合丝博园是传承和展示丝绸文化的重要场所,与魔术《邂逅》中“民国”上海的浪漫背景有着巧妙的文化关联。当时的丝绸制品是时尚与浪漫的象征,魔术中“伞”与“扇”的道具,其材质与工艺也与丝绸文化息息相关。六合丝博园保留了传统的丝绸生产工艺,展示了从蚕茧到丝绸制品的全过程。园内的丝绸展品精美绝伦,充满典雅的韵味。观众观看完魔术后,来到六合丝博园,感受丝绸文化的细腻与柔美,仿佛穿越到“民国”时期的丝绸世界,进一步品味魔术节目中浪漫故事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