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获赞: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有高潮、有过渡|聚焦中国艺术节

2025-10-17 14:00:2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文/图

“这次展览让我想到一句四川话:‘巴适得很’!”10月17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学术研讨活动在四川美术馆举行,解放军报社原高级记者岱天荣的一句话逗乐了大家,也引起了广泛共鸣。


学术研讨活动现场

就在前一天,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在四川美术馆向公众开放,展出摄影作品290多件。参展作品聚焦时代主题、植根火热生活,以光影之美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观众献上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摄协主席李洁军认为,本次展览从“高度、力度、温度”3个方向体现了高水平、高质量。“大国重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都有所体现,而且视角都还比较独特。另外,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很接地气,尤其是四川和重庆的作品特别有烟火气,老百姓的生动形象都展现出来了。”


展览现场

这番话,引起本届中国艺术节东道主的共鸣。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摄协主席鞠芝勤表示,参展作品以镜头为笔,描绘祖国大地、山川河流、人文真情,“我们在评选中深切地感受到,每一幅作品都是摄影人的深刻洞察,他们或记录着时代的大事件,或捕捉着市井的烟火气,或注重光影构图之美,在叙事中传递着艺术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李树峰同样认为,展览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体现了祖国各条战线日新月异的变化、方方面面的进步,对摄影人和观众都是很大的鼓舞。除了广大创作者深入一线的精神,不少作品还体现了全新的摄影理念和艺术手法,彰显了新时代中国摄影的开拓创新。

不少嘉宾还专门讨论了策划和展陈亮点。“这次展览的呈现是我看过的摄影展中‘最牛的’。”岱天荣说,参展作品尺寸各异,但无论多大的照片,都能展现出细节;展览动线同样设计精巧,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有高潮、有过渡。


展览现场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胡文表示,这次展览把摄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摄影是聚焦时代、反映人民生活的典型艺术形式,在主题性展览上具有突出的优势。”他注意到,此次展览不仅主题非常明确、节奏非常明快,还设置了显示屏,借助人工智能手段,让静态的影像作品“动起来”,给予观众无限的遐想,体现了展陈方式的创新。

在此次学术研讨活动中,还有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建议。李洁军认为,可以在展览举办地组织摄影专家落地创作,一方面让摄影创作“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受当地的社会变迁和人民美好生活;一方面也可以对基层摄影人开展具体的示范和指导。中国新闻社摄影部原主任毛建军也表示,此类落地创作可以事先举办,最终以“平行展览”的方式同步呈现,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影响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