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天下大足》四川首演 石刻匠人群像跃入舞台丨聚焦中国艺术节

2025-10-19 11:15:2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蒋华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10月18日至19日,舞剧《天下大足》在四川宜宾酒都剧场上演,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参加第十八届文华奖的终评。这是该剧首次赴四川演出。


《天下大足》剧照。四川天府演艺集团供图

《天下大足》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2024年12月21日首演。该剧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创作蓝本,以“人间小满,天下大足”为核心命题,分为缘起、担山、采莲、烟火、传承、无常、梦回、觉悟、若水、不息共十篇章,以舞蹈语汇转化千年石刻背后的工匠精神与烟火人间。


《天下大足》剧照。四川天府演艺集团供图

中国古代的石窟作品鲜少留有镌刻者的姓名。在大足石刻的题记中,却有伏氏等46位工匠名字。舞剧《天下大足》由此将叙事焦点从神佛造像转向鲜活的匠人群像。剧目以南宋流民少年“小福”的成长历程为主线,通过其从战乱流离到融入匠人群体、从学习技艺到承继使命的心路转变,凸显人民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

为突破石刻艺术的静态局限,舞剧《天下大足》在视觉呈现上创新。舞台中央设置以“照见自己,照见众生”为主题的巨型镜面装置,既象征巍峨崖壁,也成为连接古今的舞台装置媒介。音乐、服装造型、道具同样蕴含巴蜀文化基因。川江号子的浑厚、竹笛的田园诗意、《太阳出来喜洋洋》民歌特色旋律,与凿击石壁的清脆声响交织。

参加第十八届文华奖的终评,舞剧《天下大足》的修改打磨持续开展。主创团队介绍,此次演出进一步强化主人公视角,通过记忆回溯的叙事手法,使个体情感与集体记忆深度交融。在细节处理上,编导组优化舞蹈动作与戏剧逻辑,调整节奏、凝练剧情,优化戏剧表现,向文明史中的平凡匠人致敬。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