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王晋朝
秋染巴山蜀水,满目金风胜景,绵阳梓潼四川两弹城焕彩待客来。10月29日,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将在这里举行。
这是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全面部署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后,首次召开的全省文旅发展大会。大会作为承载着阶段性成果展示的关键平台,一批四川文旅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体验将集中亮相,“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潮涌向未来。
同时,这也是再次向世界展示“锦绣天府·安逸四川”魅力的一扇重要窗口——大会将邀请国际旅游组织官员,境外旅行商代表,全国旅游集团20强、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代表以及海外文旅博主等共同参会,通过成果展示、项目签约、经验交流、实地考察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呈现四川文旅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活力,发出 “相遇四川,机遇无限”全球邀约。
加速迈进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频频亮相世界舞台
全球爆灯!“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化旅游标识最近接连在美国、英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全球多个国家地标同时点亮。
按照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引,迈步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四川步履铿锵,亮点纷呈。
前几日,九寨沟景区传来捷报——今年景区接待游客已突破600万人次,创下景区对外开放40余年以来新高。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7.30万人次,同比增长45.60%。

九寨沟秋日胜景吸引大批游客
作为四川打造世界级文旅地标的“排头兵”,九寨沟在国际舞台绽放强大吸引力,不仅仅在于这里得天独厚的美景,也离不开“智慧化管理系统+精细化协同管理体系+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态度”积攒的高口碑,赢得更多游客从八方奔赴而来。
如今,随着九绵高速的正式贯通,九寨沟迈入“双高速”时代,大九寨交旅融合“三环九珠”全域旅游格局也迈入新阶段。
此前新闻发布会上,绵阳市相关负责人透露,绵阳联合阿坝州启动“九绵黄金道”共建计划,推出景区联票、数据共享、联合营销等举措,携手打造大九寨世界级旅游环线,推动客源互送、市场共拓、产品共创,将成为本次大会推动全省文旅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与亮点呈现。
若问这几年在四川最难“抢”的是什么,答案一定有三星堆的门票。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三星堆累计接待游客467.24万人次,门票收入2.58亿元。

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效果图
作为四川又一张世界级名片,三星堆的目标绝不止于此。9月9日,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正式启动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东方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其中一期项目预计2026年7月开放,届时,一个更加丰富、现代的古蜀文明体验区将展现给世界。
做强支撑,文旅名城各展所长:成都着力塑造“公园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体品牌;乐山有序推进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扩容提质,打造世界闻名的文旅旗舰项目;在广元,大蜀道不夜三国城开启夜游新体验……“1+7”特色文旅名城体系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为清晰。

广元大蜀道不夜三国城开启夜游新体验
百业融合
做强做长文旅“圈”“链”释放叠加效应
四川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类型最全、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文旅资源。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由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迈进、文旅产业实现量质齐升的关键期,把文旅资源的价值和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关键在文旅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范围更广。
上下“一盘棋”、大抓文旅发展。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召开后,省级层面围绕引导规划策划、推动重大项目、支持品牌塑造等8个方面推出一揽子支持政策。各市州积极行动、抢抓机遇。“要把文旅产业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从共识转化为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活动,在巴蜀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度融合,层次更深。
持续推进“农商文旅体教康”融合发展,做强做长文旅“圈”“链”,让“文旅+百业”“百业+文旅”释放出更大潜力和更好效益。
10月17日,又有好消息传来:丹巴基卡依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依托“云端藏寨”独特的生态资源与嘉绒文化,探索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重、文化与旅游共融、成果与全民共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也是四川第二个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行政村。
如今文化旅游业传统边界趋于消失,产业新格局开始重构。顺势而为,四川出台“跟着赛事、演出、美食、影视游四川”四个实施方案,进一步打破业态壁垒,充分发挥融合叠加产生的“乘数效应”。
一张小小的演出、赛事门票,摇身一变成为景区入场券、食宿优惠券,为游客带来更多实惠与惊喜。国庆中秋假期一场音乐节在泸州“乐”动3天,吸引15万年轻乐迷参与,其中市外观众占比超88%、省外观众占比超50%,直接营收6500万元,在“跟着演出游四川”拉动下,带动周边消费约5亿元,带动机票、高铁、住宿等远端消费超8亿元。在今年,这样万人以上的大型演出已落地16个市州。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省共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10场,吸引观众210万人次,实现票房收入14.6亿元,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综合消费约100亿元。
正在持续火热进行的“川超”,每场比赛也成为各地城市文化立体“秀场”,赛事之外,观众更可以凭借比赛门票到全省数百家景区免费畅游,开启“观赛一日、游川多天”文旅新体验。内江主场比赛的头一天,当地A级旅游景区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0.08%。
乘势而上
构建高品质高能级发展新生态
10月21日,“川渝低空文旅走廊”试飞首航在成都举行,拉开一系列跨景区、跨区域低空文旅验证飞行序幕。本次活动将基于四川打造的国内首台大型载客eVTOL,不仅让“云端游川渝”从想象变为路径,更通过“低空+景区”“低空+酒店”“低空+驿站”等模式,创新构建“川渝空地无缝接驳”立体场景。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开幕
川渝共办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联合推出100个特色文旅场景;四川定制版NBA聚星名人赛,探索“国际知名赛事IP+巴蜀文化表达”全链生态;发布首批四川工业研学旅行点位……这份更加多元化的蓬勃图景,彰显四川正围绕高能级主体培育和高品质产品供给,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绵阳梓潼四川两弹城研学活动
进一步突出高能级、高品质、高效能,据悉,四川将紧扣“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省域文旅品牌,聚焦文旅消费新需求,省级层面统筹推出“少必入川”“熊猫伙伴”“蜀山暖雪”等10个文旅消费精品品牌,鼓励各市(州)结合当地特色策划推出“蓉城囍事”“‘青’睐绵阳”等“N”个地方特色消费品牌,形成省市联动、主题鲜明、供给丰富、体验优良的“1+10+N”文旅消费精品品牌体系。
作为“N”个地方特色消费品牌之一的“‘青’睐绵阳”,依托“中国唯一科技城”等特色资源,持续推出涵盖运动、科技、潮玩等场景活动,借力本次大会,将正式发布“‘青’睐绵阳”品牌标识体系,塑造绵阳年轻、活力、时尚的文旅新形象。
秋意渐浓,盛会将至。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的召开,将成为四川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起点,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不断拓展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在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征程上阔步前行。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