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邱子沫
成都童声合唱团摘得全国最高、四川唯一、成都首个群众合唱类政府最高奖群星奖,不仅是对团队7年深耕青少年合唱艺术、扎根天府文化土壤的认可,更是成都市在国家级群文评奖中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成都群众文艺创作与青少年美育工作迈入全国第一梯队。
从公益萌芽到西部合唱标杆
成都童声合唱团的崛起,是“热爱为基、专业为翼”的样本。这支2018年由成都市政府倡议、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起,隶属于成都交响乐团的团体,以“弘扬天府文化,提升青少年音乐素养,提高全市合唱水平”为宗旨,用7年时间完成从小众团队到全国顶流的蜕变。
起步阶段,合唱团以公益招生打破门槛,面向成都各区县青少年开放,尤其关注有天赋却缺乏专业训练的孩子,通过免费教学与公益演出,不仅让数百名孩子接触到专业合唱,更筛选出第一批种子队员,为团队奠定群众基础。进入成长期后,团队组建了师资团队,构建起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
合唱团始终锚定巴蜀文化内核,原创《雪莲花》《萨朗舞》等融入川剧、藏族音乐元素的曲目,让童声自带四川印记。合唱团以舞台砺剑,7年间足迹遍布国内外重要场合。
从成都国际儿童戏剧节到2023年成都大运会欢迎宴会,从央视荧幕到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音乐会,再到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等国际团体同台,屡获世界和平合唱节金奖、中国音乐小金钟优秀合唱团等,为冲击群星奖积累了扎实的艺术底气。
作品选择与艺术打磨
在本届群星奖评选中,成都童声合唱团的曲目策略展现了战略眼光与艺术智慧。在参赛作品上,团队选定《我和我的祖国》《雪莲花》,形成“时代情怀+地域特色”的黄金组合。
《我和我的祖国》由敖翔基于余中元版本改编,在保留旋律辨识度的同时,以童声的纯净放大情感张力,通过音乐起承转合营造氛围,直击家国情怀的共通情感。《雪莲花》作为原创委约作品,融合藏族音乐元素与四川风味,六声部编排难度极高,却能让听众恍若置身雪山之巅,既展现团队技术实力,又传递天府文化的多元包容。
这种小切口大情感的选曲思路,既区别于传统合唱的宏大叙事,又让评委与观众快速产生情感共振,成为获奖关键,也印证了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核心是把地方话说给全国听。
个体、团队与城市的文化共振
群星奖的分量,不仅在于其权威性,更在于其折射出的多重价值维度,实现个体成长、团队突破与城市发展的深度绑定。
对团队而言,此次获奖让成都童声合唱团从西部标杆跃升至全国顶流,其综合实力得到国家级权威认可,为后续参与国际交流、承接更高规格演出奠定基础。
对成都而言,此次获奖打破成都在该领域的多年空白,既证明成都群众文艺创作水平迈上新台阶,更凸显文化惠民工程、青少年艺术展演平台等城市政策的成效。
对青少年美育而言,合唱团的成功让更多成都青少年看到艺术成长的可能性,其“公益起步+专业培养”的模式,为青少年美育提供可复制的样本,将进一步带动全市合唱水平提升,让艺术教育从小众兴趣走向大众选择。
天籁之声,亦是城市前进的足音
捧得群星奖的荣耀,对成都童声合唱团而言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来自天府之国的天籁之声,已超越童声合唱的艺术范畴,成为城市文化前行的嘹亮足音。它见证了7年公益筑基、专业打磨与文化融合的厚积薄发,也标志着成都文化自信的生动绽放。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这支巴蜀文化灵动使者能继续深耕“童声+天府文化”的无限可能,以纯净而富有力量的歌声,将成都故事、中国韵味传递到世界舞台。
作者简介
邱子沫,硕士研究生,四川传媒学院智能影像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与影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