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11月1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在德阳签署《学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包括三星堆在内的科技考古、文物保护、古代科学技术史等方面开展系列合作。

三星堆出土了数量丰富、体量巨大、造型惊奇的青铜器和金器。这些青铜器物究竟是如何被铸造出来的?这一直是学界内外备受关注的话题。
此次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不仅是一份学术合作文件,更搭建了一座跨越时空沟通文明的桥梁。双方将重点围绕巴蜀地区青铜器与其他冶金制品联合开展冶金科学技术研究,系统揭示古代巴蜀地区的技术体系与工艺逻辑。同时,双方还计划将推动科研人员的长期互访与学术驻留,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交流青年学者工作法,共同建设学术交流与数据共享机制等。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刘志言介绍,在过去的几年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不断加强科技考古的系统布局,推动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努力从“考古发现”走向“科学揭示”,同时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吸引更多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和专家参与四川的重大考古研究项目。“此次合作,期待进一步推动我们在青铜冶金、材料研究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更将为人类文明史的比较研究、为东西方科技与文化的交流互鉴,贡献来自四川的智慧与力量。”
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教授梅建军谈到,三星堆不仅是四川人的宝贝、中国人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财富,在此次签约前,以三星堆考古发掘为代表的四川文物考古工作,早已秉承开放的胸怀与英国多个高校、研究机构开启多维度合作。此次备忘录的正式签署,对于推动两地长远的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