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朗自然保护区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文/图
11月18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绵阳,沿着九绵高速探访平武扒昔加古寨、王朗自然保护区,感受山水人文之间的文旅发展新活力。

扒昔加古寨秋景
九绵高速9月29日全线通车,起于阿坝九寨沟县,止于绵阳市游仙区,串联起李白故居、王朗自然保护区、九寨沟等沿线景区。

木座服务区
经过木座服务区,不少车辆驶入休息。游客下车打卡服务区的标志性壁画,平武标志性景点报恩寺剪影穿插其中。憨态可掬的熊猫雕塑成了拍照点。
从单纯满足停车、加油基础需求,到将沿线地域文化、生态特色融入设计,服务区正在成为展示地方魅力的“窗口”。木座服务区将餐饮休憩、地域文化展示与旅游服务集于一体,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体验。室内空间风格独特,木饰与现代玻璃幕墙、金属构件并置,平武蜂蜜、高山菌菇等特产整齐陈列。
“平时每天车次有6000-7000。其中50%左右的车辆都会在这里停靠一下。”蜀道交通服务集团工作人员林成告诉记者,前几天中小学秋假,车次翻了三倍多,服务区内人头攒动,几乎连个下脚的位置都没有。
九绵高速为文旅流量打开了“加油包”。木座服务区感受到的流量,也在后续的行程中接力传导。虽是工作日,彩林季末期,平武县扒昔加古寨的停车场,依然满位。游客进入徒步线路,沿着湖泊徐行,把秋天的五彩斑斓装进镜头。
“以往扒昔加古寨旅游旺季是夏天,主要是气温差吸引周边游客过来避暑。随着九绵高速的开通,这里的秋天成了新的旺季,获得了新的热度。”平武县文广旅局副局长李月星介绍,九绵高速开通后,成都到古寨仅需4个小时,而且古寨可以作为前往九寨沟景区的中途停靠休息点,加上社交媒体的传播,让原本深藏山水间的彩林迎来了空前的游客。“彩林季每天的游客能有一万人左右,不只有成都方向过来的,还有广元、西安来的游客。”
李月星表示,爆火之后,扒昔加古寨还将继续提升接待能力,推动民宿扩容升级。“有了更完善的基础设施,能让更多过路游客变成过夜游客。”
扒昔加古寨向北10公里,王朗自然保护区树木的枝头披挂积雪,银装素裹迎接访客。沿着自然教育小径路线,访客探秘森林湿地,感受高山雪水滋养的景观。“我们专门设立了服务研学的探秘营地,即将准备上新一条新的徒步探访线路,并且利用积雪打造亲子体验的雪场。”保护区导赏员张名慧介绍。
王朗自然保护区还将进一步扩展合作范围,推动与九寨沟景区的合作。双方将发挥王朗原始森林生态科研资源与九寨沟水色美景的互补优势,联合设计精品线路,共同开展品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