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妈妈》:小切口下对留学的大思考

2018-07-12 09:59:59来源:北京日报编辑:梁庆徐颢哲

  两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小别离》,至今还令不少观众印象深刻。近期在浙江卫视播出的《陪读妈妈》,则把焦点对准了海外“陪读妈妈”这一此前并不为人熟知的群体。该剧以几位不同身份的陪读妈妈为视角,讲述了留学生家庭父母与子女间理解与被理解、爱与被爱、付出与成长的故事。

  某留学机构与新浪教育发布的《2017-2018年度留学白皮书》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逐年上升,且低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而低龄留学人群中尤以高中及以下超低龄留学人群增速最为明显,目前中小学留学群体的总占比已增长至全部留学生的23.2%。从中国学生留学申请年龄分布来看,基础教育阶段以高中阶段为主,占整体申请人数18.92%。

  无论是《小别离》,还是《陪读妈妈》,故事讨论的内容都是已经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小别离》关注的是孩子该不该出国?孩子出国之后家长的生活什么样?到了《陪读妈妈》,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小别离》的延续,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尽管这一方案是以牺牲妈妈为前提的。如果说《小别离》探讨的是出国前的踌躇,那《陪读妈妈》的切口更小,探讨的是孩子出国后的亲子关系,对留学问题的思考更深了。

  陪读妈妈们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的要更大,这也是该剧着力呈现的。事业是陪读妈妈们牺牲的第一样东西——剧中梅婷饰演的李娜离开了自己蒸蒸日上的公司,邬君梅饰演的胡媛媛则早早放弃了自己的芭蕾舞事业。交际与生活是陪读妈妈们牺牲的第二样东西,因此剧中会出现“陪读妈妈互助会”。第三样需要陪读妈妈们牺牲的,很大程度上便是夫妻感情,该剧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回避,实际上长期两地分居、缺乏面对面交流,产生感情上的不合在所难免。

  令人欣喜的是,不管是《小别离》,还是《陪读妈妈》,并没有回避不同阶层的对比,从而呈现出较为真实的社会现象。《小别离》通过三个家庭对孩子留学的态度对比,去正视留学这一选择。《陪读妈妈》也是如此,丁一一家庭阔绰,他一个人在国外想念家乡,闹着要回国,并自导自演了一番闹剧;罗盼家庭条件一般,是学校的交换生,二人最终从“假敌人”变成了“真朋友”。

  孩子出国之后,如何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家长如何过渡?如何面对两国教育方式的不同?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议题。剧中对此部分的展现,不是单纯针对事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的“治标”,而是在此之上,通过妈妈与孩子间相互磨合,相互理解,甚至是相互妥协,最终形成一种崭新的亲子关系,从而引发观众共鸣。这种亲子关系“治本”,应当是留学之外更大的收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