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市场透视 优质现实主义作品极其稀缺

2019-07-18 09:24:51来源:成都商报编辑:梁庆袁玉梅

2019年开年,电影市场凭借一部现象级电影《流浪地球》带来人气爆棚的春节档,和当时火热的电影市场相比,开年的电视剧市场略显平淡,各大卫视的开年档电视剧并未激起任何水花。直到3月,“不吃不喝就要钱”的苏大强成为全民热议焦点,《都挺好》才算点燃了2019年剧集市场的“星星之火”。

半年过去,国内电视剧市场依然偏冷。艺恩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播出的新剧只有166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1部;几大视频平台新播国产剧190部,同比去年减少48部。数量锐减,口碑也并不乐观。豆瓣数据显示,这半年来播出的电视剧中,4分以下的电视剧也是历年最多:2.8分的《重耳传奇》、3.0分的《推手》、3.3分的《封神演义》……

而从《九州缥缈录》、《封神演义》的临时撤档,到《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的低调开播,电视剧又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2019年上半年的电视剧行业,为何会出现爆款难觅、项目减产等问题?最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围绕电视投资、买卖市场、播出数据、收视数据等多个层面进行调查,试图解密。

买卖谨慎

新剧播出数量锐减

2019年过半,但国内剧集市场冷意已经非常明显,从2019上半年的上新剧集数量,能看出这一趋势。根据艺恩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剧集数量为166部,而去年同期为227部,2017年同期则是212部,2016年为209部。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1部,跌幅达27%。

一路高歌猛进的网剧市场同样迎来了近三年来的最低点。艺恩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2019年视频平台新播国产剧190部,同比去年减少48部、下降20%。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纯网剧在今年也是越来越少。2019上半年爱奇艺播出56部电视剧、55部网络剧领先于其他视频平台;优酷播出电视剧52部、网络剧27部;腾讯视频播出46部电视剧和31部网络剧;芒果TV深度绑定湖南卫视,共播出32部电视剧和16部网络剧。

一位制片人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电视剧市场仍处于行业调整期,所有的价格体系都在随之调整,买卖双方对于电视剧交易都更谨慎。另一方面,资本退潮后,制作方、投资方、平台等对项目的选择更谨慎,这些原因导致新剧开机率降低,播出数量锐减。

收视低迷

难觅“出圈”爆款

爆款难觅,这是业内对2019年上半年国产电视剧的看法,整个上半年,并未出现像《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这样收视和口碑双丰收的爆款。梳理上半年省级卫视黄金档电视剧平均收视排名,排在第一位的是刚刚大结局的《少年派》,以平均收视率1.3位居收视榜第一;《芝麻胡同》排名第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挤进前三。虽然收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观众的口碑来说,除了《知否》引起了一定的讨论外,另外两部的口碑并不算好。另一方面,在今年播出的电视剧中,4分以下的电视剧也是历年最多:2.8分的《重耳传奇》、3.0分的《推手》、3.3分的《封神演义》、3.5分的《带着爸爸去留学》、3.6分的《我的亲爹和后爸》……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除了湖南、东方、浙江、北京、江苏等5大卫视还会选择新剧播出外,其余卫视大多数选择在黄金档跟播1.5轮剧或者老剧。资深电视剧研究者刘星坦言,新剧的购剧成本过高,使得一些二线卫视没能力购买,只能1.5轮跟播或者重播老剧。另一方面,不少新剧被几大视频网站买去播出,但纯网剧播出的社会反响和话题始终有限,这也导致一些网剧有好的口碑,但在影响力和话题上并不高,“用时下最热的词来说就是,网剧还是很难‘出圈’。”

采购价缩水

大投资作品受影响

关于电视剧产量下降的情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数量的下降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当电视剧的产量极大时,大部分电视剧制作完成后根本得不到播出的机会,这也导致了不正当的市场“潜规则”,严重污染行业环境。

“虽然电视剧产量下降,但总的来说依然是供大于求。”一位资深制片人告诉记者,好的作品依然极其稀缺,跟风、垃圾之作遍地都是。在他看来,这是行业低迷期,也处在淘汰洗牌的阶段。该制片人介绍,目前大平台采购价平均缩水超过60%,采购数量和价格双双下滑,对于制作公司来说,这个过程肯定是很痛苦的。爱奇艺CEO龚宇也曾表示,目前平台的内容制作成本和采购成本都明显下降,电视剧版权成本从最高超1500万元/集回落到800万元/集以下,自制剧中顶级演员的最高限价为5000万元,而此前超过1.5亿元。

就在近日,包括华谊、华策、慈文等多家影视类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告披露完毕,从其公布的半年报来看,影视行业的低迷期依然还在持续中。华策方面解释称:“由于影视剧项目制作周期较长的特点,出现了公司规模化的前期投入处于相对高成本阶段,播出则处于价格相对理性阶段的情况,导致该部分项目的利润空间受到较大影响。”

优质的现实主义题材

有巨大潜力

在低迷了半年后,国产剧终于在《长安十二时辰》和《陈情令》两部古装剧的热播下被点燃了热情。16日晚开播的《九州缥缈录》和15日晚由张震、倪妮主演的古装神话剧《宸汐缘》加入战场。这个暑期古装剧的集中上映,俨然已经成了古装剧的“清仓月”。

前不久,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召开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部分省级卫视播出调度会,要求各台扎实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荐剧目的编排播出工作。有分析人士表示,在献礼剧之外,优质的现实主义题材有巨大发展潜力,不过从目前不少待播剧来看,这类题材依然极其稀缺,一些剧打着现实主义的外壳,完全找不到当今真实生活的映照。

多位制片人介绍,总局电视剧司曾对现实题材有明确要求,要求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唱响主旋律,承载表达当代中国精神和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大力挖掘电视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力争推出讴歌新时代的史诗作品。从总局的这一要求来看,不少剧远远达不到。有这样的要求,就需要影视从业人员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从现实生活的第一线获取营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大题材,下大工夫,花大力气,创作出传达时代正能量,讴歌时代英雄,鼓舞人心,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实习生 袁玉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