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看哭观众 导演陈可辛:巩俐是演郎平的不二人选

2020-09-29 10:47:46来源:北京日报编辑: 邓童童记者 袁云儿

为什么选择巩俐饰演郎平?如何找到郎平女儿出演?精彩激烈的排球比赛是怎么拍的?怎么看待有人说《夺冠》拍成了《郎平传》?国庆档首部亮相的大片《夺冠》上映四天后,导演陈可辛终于发声,回顾起这部影片的拍摄历程,并透露出很多幕后故事。《夺冠》讲述中国女排数十年荣耀征程,片中几代女排人顽强拼搏的精神看哭许多观众。

用拍摄技巧让巩俐“长高”

《夺冠》中巩俐饰演的郎平形神兼备,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陈可辛坦言,想跟巩俐合作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次终于达成,他也觉得非常幸运。“巩俐确实是饰演郎平的不二人选。我一直跟她说,你只要站在那儿,那种倔强和强大的气场,就是郎平。而且巩俐在电影圈,跟郎平在体育圈里有同等的地位,都是80年代第一批走出国门、跟国际接轨的中国女性,所以除了她,我真的想不到能找谁演郎平。”

以巩俐的演技,塑造郎平不算太大挑战,最大麻烦居然出在身高上。巩俐将近一米七的身高,在真正的排球运动员旁边,就显得娇小了很多。拍摄《夺冠》时,陈可辛利用镜头机位、后期特效,做出了把巩俐拉长的效果。“尤其是拍巩俐跟所有真正女排运动员一起的戏,运动员都是巨人,一米八、一米九甚至两米!我们会用一点技巧,比如让巩俐垫高一点,但是因为巩俐的气场在那里,所以现在看电影不会觉得她个子小。”

女排队员演技好到让人吃惊

由郎平女儿白浪饰演的青年郎平,新一代中国女排运动员饰演她们自己,是《夺冠》在演员阵容上的一大亮点。演员与所饰角色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电影与现实的界线,让观众收获了奇妙的观影感受。不过,选角问题一开始特别让陈可辛头疼。

作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观众知道郎平什么样,巩俐适合中年郎平,那年轻时的郎平呢?还有老女排运动员,又由谁来演?陈可辛一开始用传统电影选角流程,在现有年轻演员、模特中找了一圈,发现根本选不出来,因为没人能通过短时间训练让观众感觉到她们是运动员。最后,选角团队从几千个省队、大学队的现役球员里挑选,按照当年老女排队员的形象标准筛,终于找到12位素人演员。

但青年郎平,仍然空缺。直到有一天,陈可辛看到郎平和女儿白浪的合影,去问郎平,能不能找你女儿来演你年轻的时候。一开始,郎平的回答是不可能,但陈可辛一直没有放弃,两三个月后,郎平给了他白浪的电话。

陈可辛请了一位中戏的表演老师,专门飞到美国,给白浪做了两周的表演训练。“最后老师发回来一个视频,是白浪和演员彭昱畅在训练馆聊天的那场戏,情绪很高。白浪演得很好,而且她真哭了。这场戏她把我们感动了,就在那一刻,我知道,白浪可以演郎平。”陈可辛说,这是开机前他内心最踏实的一刻。

至于新女排队员在片中出演她们自己,又是另一番感觉。“她们来的时候都很有自信,自带明星光环,每个人就好像天生的演员一样。”陈可辛笑言,这群世界顶级排球运动员的演技,好到让片场所有人惊讶。“比如很多时候拍摄郎导训话,戏都不在女排姑娘身上,但张常宁看着巩俐饰演的郎平,眼泪就流了出来。这些细节很感动,她们真的把自己的生活带进了电影。”

12台机器两天半还原中巴大战

作为一部体育片,《夺冠》中有三场排球比赛的重头戏,成为拍摄的一大难关,就连已经拥有数十年拍摄经验的陈可辛,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

第一场中国女排对阵江苏男排的比赛,陈可辛采用传统的电影分镜方法去拍,分好每个镜头,再拍每个球要怎么打、在哪儿落地,结果光是那场戏就拍了六天,效率比较低。

第二场1981年世界杯中日大战,陈可辛干脆不分镜头了,调来六台摄影机一齐上,对着当年真实比赛视频模仿。“其实你也不能完全控制,因为球是圆的,再厉害的球员也不可能重复每个动作,所以只能让他们真打,只要开球和结尾拿分的那一下动作一样就行。”六台机器又拍了六天,才拍完。

第三场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真正的中国女排运动员来到片场拍摄,一共只给陈可辛八天时间,而真正留给拍摄比赛的时间只有两天半。陈可辛采用和第二场类似的方法拍摄,又调来六台机器,还请来体育频道专业拍排球的摄影师,确保镜头万无一失。令人欣慰的是,因为亲身经历过,女排姑娘非常清楚片场要怎么还原。但即便这样,她们每天也拍足了18个小时。后期剪辑更加磨人,面对海量素材,陈可辛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才把这场比赛剪出来。

很多观众看完《夺冠》泪流满面,在社交网站上喊话陈可辛“报销纸巾”。对此,陈可辛说:“情感确实是我的本能选择,我也很喜欢看电影时被打动,所以我拍电影都会很自然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每个导演的戏都代表他的人,我也改变不了。不管观众觉得情感太浓,或者后面太纪录片了,都代表我的选择。”陈可辛说,《夺冠》是一部自己很喜欢的戏,也是一次珍贵的经历。

解疑

《夺冠》为何不是《郎平传》?

“拍中国女排,最大的难题就是怎么取舍。这个题材跨越四十多年,太多人物和故事,郎平是第一个蹦出来的人物,每一段历史几乎都绕不过她。”面对有人认为《夺冠》拍成了《郎平传》的评价,陈可辛直言,电影要有戏剧性,必须由主力人物带动,拍中国女排,没有几个人会反对郎平是最重要的人物,“当然片中其他教练、女排运动员,我们也有挺深刻的描述。”受电影时长所限,必须要在两个多小时里讲完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的故事,难度相当大。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