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边钰
6月17日,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以下称“朱德纪念馆”),一张泛黄的存款清单,令许多游客驻足。清单上面的存款余额为20306.16元,是朱德的最后一笔党费,也是他毕生的积蓄。它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一位共产党员对党的赤诚和热爱。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一生波澜壮阔,是很多重要党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走进朱德故里,追寻伟人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俯瞰图
红色故里
伟人风范长存
1963年3月,77岁的朱德坐火车去西南视察,穿越大巴山时,南望巴山南麓,深情写下《鹦鹉曲·战斗乃心安乐处》:“家在巴山南侧住,祖宗世代作农夫。读书不成从军去,何畏迅雷急雨。五十年前别家门,为求真理前去。平生是戎马生涯,战斗乃心安乐处。”短短几行,朱德将自己的生平和为人民而战斗的情怀浓缩于此。诗中,朱德提到的巴山南侧,正是地处川东北米仓山南缘与嘉陵江中游东岸的南充市仪陇县,也是他的家乡所在地。
仪陇历史悠久,古隶梁州。战国前期为巴子国地(今川东、鄂西一带)。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因避讳皇帝溥仪的“仪”字,仪陇县改为“宜陇”县,1912年复称“仪陇”至今。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俯瞰图
如今,走在面积约5.6平方公里的朱德故里核心景区,群山连绵,密林青翠,往来瞻仰的游客身影不断。爬上长长的石梯,坐拥翠林的朱德纪念馆赫然映于眼帘。这里,包括他的手稿、衣物等近万件文物分成9个部分、32个单元再现了他的戎马一生。
从偏僻的家乡外出求真理、踏上革命之路,从井冈山的扁担到南泥湾的镢头,从“伙夫头”的称号到“草地晚餐”的故事,从延安的纺车到西柏坡的窑洞,从“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的勤俭箴言到留下满是补丁的衣服、被褥……人们透过文物对朱德精神风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立志救国到外出求学,从投笔从戎到万里找党,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从遵义会议到北上抗日,从解放战争到建设新中国……朱德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从一个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最后成长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用一生践行着他“祖国安危人有责”“革命到底”的铮铮誓言。
“我只是广大群众事业与功绩的代表中的一个而已。一定要记住,如果有功,功是党的,是群众的。”如今伟人已去,但这些谆谆教导犹在耳畔。
“中国革命第一枪”
见证人民军队的诞生
朱德一生经历大小战事无数,南昌起义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朱德纪念馆展厅第二部分“红军总司令”,有不少和这场战役相关的文物展品。比如朱德在南昌起义中使过的驳壳枪(复制品),口径7.63毫米,长26.3厘米,枪管长10厘米,枪身上面刻有“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的字样。朱德纪念馆工作人员黄玲介绍,当年朱德就是拿着这支手枪,参与了南昌起义,这支手枪因此被称为“中国革命第一枪”。
一支手枪,见证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念信仰,也道出一段峥嵘岁月。
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宣告失败,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挽救中国革命,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将部队向江西南昌集中,准备起义。朱德因在江西有便利的工作条件,对情况也熟悉,受中共中央指派,前往南昌做起义先期准备工作。
朱德与周恩来互赠的毛毯
朱德回到南昌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暴动准备工作。他根据中央的要求,精心绘制了南昌市区的地图,并且对敌军兵力部署的分布情况作了详细了解。7月27日,奉中共中央之命负责发动并领导南昌起义的周恩来来到南昌。朱德详细地向周恩来汇报了南昌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以及他所做的工作。后来,周恩来曾高度评价朱德在南昌起义中所起的作用,称他“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8月3日起,起义军按照中共中央先前的决定,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以期占领广东,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北伐。10月初,起义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同当地农军会合;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入粤赣湘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宁冈砻市会师。
一本党员证
再现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
朱德纪念馆里,还藏有一份特殊的小册子。这本长10.1厘米、宽6.5厘米的小册子正中竖排印着“中国共产党党证”7个繁体大字,字上盖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红色圆形印章,上方弧形印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下方横排印着编号“第001128号”。“这件党证的主人就是朱德,编号代表朱德是中国共产党的第1128名党员。”指着这本小册子,黄玲介绍,在这本党证内有关姓名、籍贯、年龄、职业、入党年月等重要信息,均由朱德亲笔填写。上面的时间显示,朱德的入党时间为1922年11月,“不过,朱德入党,可谓一波三折。”
朱德的党证
黄玲说,朱德早年深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1909年就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了同盟会。1922年,已是滇军少将旅长的朱德看到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开始审视自己的选择,思考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
1922年7月,朱德来到北京准备见李大钊,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的政党。不巧的是,李大钊去了南方。8月,朱德又辗转来到上海拜访陈独秀,表达了自己愿舍弃所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陈独秀没有答应朱德的入党请求。在上海要求入党未成,朱德决定去革命发源地欧洲留学,去接触原汁原味的革命真理。
1922年秋,朱德远渡重洋,到达欧洲。在德国柏林,他找到中共旅欧组织负责人周恩来,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经历,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林的党组织。1922年11月,经中共旅欧组织负责人张申府、周恩来介绍,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36岁。
如果说,这件党证代表着朱德党员生涯的开始,那么,一张泛黄的存款清单则为朱德赤诚的党员生涯画下感人的句号。
朱德1976年的存款清单
在相距党证不远的展柜里,一张清单上面盖有“中办特别会计室”的印章,写着“朱德委员长一九七六年存款清单”。存款单是这样写的:一九七五年结存款19668.92元,银行存款得息637.24元。一九七六年底结存款20306.16元。
黄玲说,这张清单由朱德家人捐赠,是朱德逝世后夫人康克清遵照其临终嘱托代交的最后一笔党费,也是朱德的毕生积蓄。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朱德身为十大元帅之首,却坚决不拿元帅工资,甚至还三次主动降薪,将工资从每月659元一直降到404元。“这两万多元存款就是在这样的工资基础上,靠着省吃俭用,一点一点节约下来的。”
一封求援信
彰显总司令的铁骨柔情
朱德纪念馆外右侧远方,人们可以看见一座天然五角星形的山峰——琳琅山。站在山顶远望,朱德的出生地李家湾仓屋位于其西面,东面则是朱德居住了14年之久的故居。循着山林穿过长长的绿荫道,远远地可望见一川北民居。门口上方的黑底金字木匾上,是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郭沫若题写的“朱德同志旧居”几个大字。1895年,随家人从李家湾迁居此地,朱德在这里一住就是14年,直到他离家投身革命。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时光在这里交错。朱德和家人当年使用过的木方桌、木板凳、桐油灯盏,以及朱德母亲用过的纺车按照原样陈设。堂屋的两副对联留存着其朴素的家风:一副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另一副是“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黄玲说,这座小院留存着朱德对母亲的怀念。年幼时,他曾在这里帮着母亲做家务,聆听母亲的教诲。“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1944年2月,朱德的母亲去世,朱德撰写了祭文《母亲的回忆》,深情讲述了母亲对他的影响和教诲,刊登在4月5日的《解放日报》上。如今这份报纸也可以在朱德纪念馆看见。
朱德写给戴与龄的信
在朱德纪念馆,还展出了朱德为救母而写的书信。1937年11月,身在抗战前线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得知远在四川老家的母亲生活非常困苦后,不得已向自己的老同学戴与龄写信求援。他在信中说:“惟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这封承载着孝母之心的特殊信件,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意让人感动。而战功赫赫的八路军总司令清贫如此、清廉如此,更让人肃然起敬!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