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编前语
7月19日,第三十届全国书博会的最后一天。本届书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港澳台的160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带来了优秀出版物和文创产品40多万种。
7月晴好,书海浩瀚。各类精品力作层出不穷,不少文坛大咖也在此迎风启航,全面推新。
书展闭幕,阅读永不落幕。今日,特别推荐三位名家的重磅新书,愿没有书展的日子,你们仍能被书香环绕,看世间熙熙攘攘。
20多年前,著名作家阿来以代表作《尘埃落定》带领万千读者领略了川西阿坝的激荡风云;在《尘埃落定》之后,斩获茅盾文学奖的阿来为读者带来了另一座文学高峰——《机村史诗》(六部曲)。
7月15日,第三十届全国书博会开幕首日,在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展场里,原计划于8月上海书展才与读者见面的新版《机村史诗》(六部曲)平装版悄然亮相,给了不少读者惊喜。
《机村史诗》在书博会上。肖姗姗 摄
相比前几个版本,本次亮相书博会的全新版本令人眼前一亮。不仅在内容上详加校订,更在装帧设计上推陈出新,以绚丽、灵动的色泽和轻便的平装形式呈现这部著作。阿来说他已经拿到了样书,是他喜欢的模样,“每一本都让我看到了大自然的色彩,就如我拍下的一朵朵花。”
阿来拍花。肖姗姗 摄
阿来拍花。肖姗姗 摄
作为与《尘埃落定》双峰并峙的史诗巨作,《机村史诗》被认为是阿来继《尘埃落定》之后最重要的作品。这部长篇小说六部曲为阿来赢得了“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在阿来心中也拥有不可比拟的地位。阿来认为,《机村史诗》是他投入心血最多、比《尘埃落定》更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阿来。肖姗姗 摄
《机村史诗》(六部曲),依序分为《随风飘散》《天火》《达瑟与达戈》《荒芜》《轻雷》《空山》6部相对独立又彼此衔联的小长篇。每部小长篇之后,各附有一则“事物笔记”与一篇“人物素描”,分别讲述有关新事物的故事,以及与新社会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代表性人物的故事。不同于一气呵成的传统长河式结构,阿来用花瓣式立体结构编织出恢宏而细腻的《机村史诗》;小说的主角不是固定的某个个人,而是“变化的”、破碎后不断重组的村庄。谈及小说的特殊结构,阿来说:“花瓣是空间的,向心的。而编年史是线性的,有始无终的。”这部关于一座藏族村庄的当代编年史,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出中国乡村变迁的真实图景,形式上亦与乡村星火般的发展进程相贴合。
在《机村史诗》中,阿来延续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以宏大的视野、独特的视角、诗性的语言,述说山村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尘埃落定》故事的发生时间为二十世纪前半页,《机村史诗》则讲述发生于二十世纪后半页的故事,这两部作品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整体。如果说《尘埃落定》为旧时代画上了句点,《机村史诗》则无疑为新时代的来临和行进书写下一串引人深思的问号、叹号,并留下意味深长的省略号。旧制度解体后,藏族村庄“机村”被纳入崭新的社会体制。这个曾深藏于大山褶皱里的古老村落,随着一次次开垦与开发暴露在轰轰烈烈的时代洪流中,迎接着外来人、新鲜事物,也承载着故人的归来与离开。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为背景,阿来将笔锋对准一个个小人物,以机村为舞台,刻画乡村里细微的人物与事件,以小见大,着力呈现普通乡人的生活、情感和历史,由此拼合、构建出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
《机村史诗》的创作关键词可以说是“人”与“变”。包含了6个主要故事、12篇特写故事的《机村史诗》,着力书写的主要人物有将近30个。从《随风飘散》到《空山》,随着时间的步伐,孩童步入壮年,曾经的年轻人成为行将告别的老者,故事的中心人物不断变换。散落在各处的小人物,在不同事件中各自扮演主角,轮番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面对“这么凶,这么快”的时代,巨变之中,不同角色做出不同抉择,迎向截然不同的命运。这部小说不是“旧乡村的一曲挽歌”,阿来说:“我不是一个一味怀旧的人,而是深知一切终将变化。我只是对那些为时代进步承受过多痛苦、付出过多代价的人们深怀同情。因为那些人是我们的亲人、同胞,更因为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谈及《机村史诗》(六部曲),阿来的老朋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直言:“《机村史诗》写川西地区,阿来按下云头,写了人的世界。人有大有小,但终究都是人,承受着与我们内容相同,但前提和节奏不同的现代历史。”
特别预告,8月11日晚,阿来将在2021上海书展现场与读者开启这部意蕴悠长的巨作,聊一聊“机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