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马褡子
马褡子
马褡子是披在马身上的大型褡裢,用于装载物品。范长江纪念馆收藏的这件马褡子,虽然隔着玻璃,依旧能清晰地看到马褡子上或大或小的补丁,它是1947年范长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时的用品。1947年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大举进犯延安,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其间,毛泽东身边始终有两支队伍:由作战人员组成的“枪杆子”队伍和由新华社工作队组成的“笔杆子”队伍。这支“笔杆子”队伍,就是由范长江带领的一支41人工作队。当时条件异常艰苦,范长江带领同志们,一孔窑洞就是办公室,门板、灶台和磨盘就是办公桌;一到宿营地,电台同志立即架线抄收新闻电讯,编译人员就在炕沿、灶台甚至膝盖上进行编译,有时就在距敌不过一二十里的紧急情况下工作。这件马褡子既见证了范长江一段特别的新闻工作经历,也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历史见证。
皮夹克
皮夹克
在范长江留下的许多照片中,他都穿着皮夹克。皮夹克贴身性强,也具有防寒效果,上身效果比较干练,非常适合范长江作为记者的实际工作需要,尤其是行走西北时的气候环境。由于范长江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与地位,皮夹克一度受到国内其他新闻记者的追捧,成为一段时间内新闻工作者的“标配”。在范长江纪念馆,就收藏着一件范长江生前穿过的皮夹克。这件棕色的皮夹克,表面有明显的磨损,应该是范长江生前比较钟爱的一件外衣。
熊皮手套
熊皮手套
范长江在1935年和1936年两度深入西北,其写作的旅行通讯在之后分别被集结为《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当时的西北,交通极度不便,且还面临军阀的阻碍限制,行走起来困难重重。范长江纪念馆收藏的一副他在西北考察时的熊皮手套,让我们依稀还能想见80多年前范长江深入西北时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