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8月10日,著名作家莫言开通公众号的消息猛刷朋友圈,其幽默风趣的推文首秀成功挑起了读者的热情,追读莫言作品呼声高涨。
那么,除了《丰乳肥臀》《蛙》《红高粱》这些耳熟能详的莫式经典,你还读过莫言的散文吗?看过他写的剧本吗?甚至还有如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那般精彩的演讲,你又听过更多吗?
今日,四川在线记者特别打开莫言的文学世界,找到最全的莫言文集——“莫言作品全编”,囊括了莫言自1981年开始创作以来发表过的全部作品,全面、系统、完整地展示莫言迄今为止的创作成就,涵盖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剧作、演讲、对话等诸多体裁,共计26部。
据浙江文艺出版社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为下一个全编忙碌,“将于2022年初,推出莫言作品青少年书系。”
莫言作品全编,尽在浙江文艺出版社。该社获得莫言独家授权,所有内容经过详细审校,被莫言认可为“定稿版”。莫言为全新版的十一部长篇小说和五部中短篇小说亲自题写了书名,并为每部作品手书了别具一格的 “诗词”作序。
十一部长篇直击人心
被赞全世界最优秀的作家
“莫言长篇小说全集”是这套全编推出的第一批作品,囊括了莫言迄今为止的十一部长篇力作;
该全集收入长篇小说系列11种:《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食草家族》《丰乳肥臀》《红树林》《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
长篇小说全集
莫言的这些作品,不仅为读者热爱,也是不少作家的力推书目。作家苏童喜欢他的《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檀香刑》《蛙》;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称赞“《生死疲劳》是一部幻想大胆、具有创造力的小说。”李敬泽、龙应台、陈思和等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多次推荐《生死疲劳》……
莫言以长篇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时,授奖辞如是说:“小说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深切思考。书信、叙述和戏剧多文本的结构方式建构了宽阔的对话空间,从容自由、机智幽默,在平实中尽显生命的创痛和坚韧、心灵的隐忍和闪光,体现了作者强大的叙事能力和执著的创新精神。”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曾说:“在我做文学院院士的十六年里,没有谁的作品能像莫言的那样打动我。在目前仍然在世的作家中,莫言不仅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家。”
八部中篇堪称“小长篇”
进入莫言的创作试验场
“莫言中篇精品系列”囊括了莫言自创作开始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期间全部中篇作品,分别是《透明的红萝卜》《爆炸》《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白棉花》《筑路》《梦境与杂种》《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共8部,每一部中篇小说都堪称十分精彩的“小长篇”,表现了莫言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莫言中篇小说的丰富内涵和体量,为学者、评论家研究提供材料。
中篇小说精品系列
莫言长篇写作中经常表现的的主题,在中篇的创作中也多有所表现。比如初恋情结、异禀儿童、超感与通感、饥饿与狂欢、计划生育与高考参军等几代人都会遇到的主题等等,都是莫言经常表现的主题。在反复的表现过程中,形成了莫言式的象征意味,也显露出莫言对生命的重视和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
此外,中篇小说堪称莫言的“创作试验场”,不乏为长篇创作做准备的练笔佳作。中篇小说的体例适中,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可能性,在中篇创作的过程中,莫言有意识地在一些作品中舍弃自己熟悉的题材和手法,努力进行着多样化的探索,对自己发出挑战,拒绝变成熟练的小说工匠。并且有些作品作为长篇小说的构思准备之作,与长篇对照阅读,别有趣味。
六册短篇小说像“说书”
讲故事的人获奖无数
“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共六册。这套短篇小说集收入了莫言自创作起步至2012年走入诺贝尔文学奖殿堂期间的全部短篇小说近80篇,包括《三匹马》《秋水》《儿子的敌人》《神嫖》《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小说九段》,是莫言短篇小说迄今以来最完整的汇编。
短篇小说精品系列
在这些短篇小说里,莫言不仅吸纳了现代世界文学的创新精神,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特别是《聊斋》中“讲故事的人”的传统。莫言经常谈起自己小时候在集市上听说书人讲故事的经历,在他的短篇小说中,种种奇闻怪谈、寓言故事、对现实的扩张与想象让莫言一次次回到民间,复活并升华着“讲故事的人”的灵魂。
作为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成就卓著的作家,莫言在短篇小说上的成就和光芒相对而言被遮蔽了。然而在专业读者和评论家中,他的短篇小说一直获得着很高的评价。诺奖得主、著名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说:“如果在世界上给短篇小说排出前五名的话,莫言的应该进去。”德国国宝级作家马丁·瓦尔泽也说:“任何人要是想谈论中国,都应该先去读莫言的书,我认为他可以和福克纳平起平坐。”在国内,莫言的短篇小说也曾多次获奖或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如《白狗秋千架》曾获台湾“联合文学奖”,据其改编的电影《暖》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收录于《小说九段》中的《月光斩》荣获2004年度“人民文学最佳短篇小说奖”,2007年度首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
三册散文全编以记流年
平常小事亦可风生水起
莫言的散文全编,共有三册:《会唱歌的墙》《月光如水,马身如漆》《感谢那条秋田狗》,全面收入莫言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新世纪以来的散文创作近200篇,这也是莫言散文作品首次大规模集结编选。既收录了莫言早期创作的经典华美的散文代表作《马蹄》《会唱歌的墙》等,也有新近创作的风趣幽默的作品《马的眼镜》等,在内容方面,既有涉及莫言人生经历的童年趣事、故乡追忆、旅途见闻等方面的美文;也有他对社会问题与现象进行思考与探讨的说理散文;另外,收录了莫言的阅读随笔、创作谈、为自己作品的各种中外版本撰写的前言后记,以及他为友人作品撰写的序文等;同时,莫言观察的视角面向文学、绘画、影视、话剧等诸多领域,展现了他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对人类命运和文明的深邃思考。
散文全编
有意思的是,莫言绝对是当代作家中最敢拿自己“开涮”的一位。莫言写 “我”幼时“亲密的朋友”小羊谢廖沙,在“我”不知情的时候被家人宰杀,变成了肉在汤锅里翻滚,“母亲将一碗羊杂递给我时,我心里虽然不是滋味,但还是狼吐虎咽了下去。”莫言写“酒后絮语”,回想自己幼年偷酒喝,往酒中掺凉水,母亲发现后,却没在父亲面前揭露“我”。莫言写在部队里洗滚烫的热水澡,洗完后如脱胎换骨,神清气爽,“自觉美丽无比”。莫言还写童年读书,一头钻到草垛后,再出来已是红日西沉,“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两部剧作集相当有戏
原来莫言的处女作是一部话剧
都以为莫言是以写小说出道的,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如莫言自己所说:“我最早变成铅字的是小说,但真正的处女作,却是一部名为《离婚》的话剧。”所以,在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莫言作品全编”中,岂能少得了莫言写的剧本?
剧作集
剧作集出版了两部,包括话剧剧作集《我们的荆轲》和影视剧剧作集《姑奶奶披红绸》。其中,《我们的荆轲》收录了莫言创作的三部话剧剧本,即《我们的荆轲》《霸王别姬》和《锅炉工的妻子》。《姑奶奶披红绸》收录了莫言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影视剧剧本作品,包括独立创作的《英雄浪漫曲》《英雄·美人·骏马》和《姑奶奶披红绸》,以及与刘毅然合作的《大水》、与刘震云合作的《哥哥们的青春往事》。
据了解,即便在以小说成家后,莫言依然对写剧本充满兴趣:“我过去的小说里,过于炫目的语言把我写对话的本领给遮蔽了,写话剧能激发我在对话方面的才能。”诚如此言。莫言的两部剧作集,充分展现了他通过编织对话、设置场景、设计人物动作等手法,推进故事、勾勒心理、营造气氛的强大想象力。正如萨特、契诃夫、布尔加科夫等世界著名作家也是一流剧作家一样,莫言剧作集的推出,也展示了莫言在剧作创作中的才华。
三册演讲全编干货满满
内藏拿下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
2012年,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台上,作了一场享誉中外文坛演讲《讲故事的人》,他的幽默风趣、言辞恳切,充满智慧的机锋和广阔的文学视野为世人惊叹。
演讲全编
在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莫言演讲全编》中,如此风采并不止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台。该系列《莫言演讲全编》共含三册:《讲故事的人》《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贫富与欲望》,全面收入莫言25年来的精彩演讲106篇,这也是莫言演讲作品首次大规模集结编选,涵盖了莫言走上文学道路的初衷、他的文学理念、他对自己作品的深入解读,以及他对社会和文化的深邃思考,这套演讲集里正隐藏着莫言为何能走上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的秘密。
《讲故事的人》书名正来自莫言在2012年领受诺贝尔文学奖的同名演讲,收入莫言自1999年至2018年的文学演讲33篇,特别是2012年他领受诺贝尔文学奖期间的演讲、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感言,以及2012年在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班上的演讲《想象的炮弹飞向何方》等;《我们都是被偷换的孩子》收入莫言1996年至2014年的文学演讲36篇。有在世界文学大家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有在中外文学和文化交流论坛上的演讲,还有在中外大学讲堂、图书馆或书展上的演讲;《贫富与欲望》收录了莫言自1999年至2019年的文学与文化演讲37篇,其中多数内容既包含文学、又超越文学,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