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处暑: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2021-08-23 10:17: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向华

四川在线记者 吴平

“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处”是停止、隐退之意。有人借用入伏、出伏的说法,将处暑称作“出暑”,即摆脱了暑气的困扰,不是说天气就不热了,而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天气终于结束了。

从此,渐渐天高云淡,空山新雨。从苦熬三伏日到“新凉值万金”,秋意送爽自是弥足珍贵。

处暑

 

处暑|三侯

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秋日,农作物成熟,肃杀阴气渐盛。此时,鸟类多外出觅食,老鹰也进入捕猎阶段。鹰在捕捉猎物后,会将鸟类整齐排开,祭天后再食用,这表示万物皆有灵性。

二候“天地始肃”

孟秋之月,阴之始也。万物凋零,寒意侵袭,天地间弥漫着肃杀之气,为“始肃”。

三候“禾乃登”

《说文解字》曰:“秋,禾谷孰也。”秋之原意,即为谷物成熟,农民开始收割、晒谷,热闹丰登的场面与肃杀凋零的自然物呈现鲜明的对比。

处暑|诗词 

诗词是探访古代民俗的一扇窗口,古人在每个节气都留下不少歌咏风物的好诗句。不过,闲适的另一面,也有诗人壮志难酬、遣兴抒怀的复杂情绪。

 

闲适(节选)

陆游(宋)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长江二首

苏泂(宋)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

张耒(宋)

 

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

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

来鸿飞集喜,卒岁稻粱肥。

 

处暑|民俗 吃鸭子 

 

板鸭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估计听到这句江苏民谚的鸭子都在瑟瑟发抖了。

秋鸭肥美,味甘性凉,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营养,因此,吃鸭子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处暑这日,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开始吃鸭:烤鸭、盐水鸭、脆皮鸭、樟茶鸭、红烧鸭、三杯鸭、老鸭汤……

老北京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江苏一些地区,做好鸭子菜会端一碗送给邻居。

在成都这个天府之国、美食之都,鸭子也占有重要一席:用腌卤传统制作技艺精制而成的九尺板鸭,是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表明呈焦糖色,皮脆而不腻,肉嫩而多汁,只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处暑|养生 

初秋时节, 在饮食上要“增酸减辛”, 以助肝气, 因此可以多吃些像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食品。同时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姜、花椒、葱、羊肉、火锅等辛辣、油腻之物,宜多食粥食。

秋气收敛,气血内收,人体内外环境会感觉干燥。此时的养生重点为预防秋燥,要注意饮食清淡,可多食银耳、百合、莲子、芹菜、菠菜、豆类、蜂蜜等食物,不宜多食油腻。

处暑|运动 

 

运动

民谚曰:“七月八月看巧云”,处暑冷暖气候适宜,正是出游迎秋的好时节,适合登山、散步、慢跑、操练等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

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