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姐弟日常引发观众共情,编剧解读:生活中没有“圣人”而是复杂的人

2021-08-30 18:12:0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向华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正在江苏卫视播出的《乔家的儿女》,再一次展现了正午阳光打造现实主义题材剧的功力和用心。

从婚姻到事业,乔家几姐弟的日常,从大哥的闪婚,到二强去相亲,从三丽因为童年阴影分手,到四美为爱大胆奔千里,发生在二三十年前的年代故事,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共情。此前,该剧的编剧,也是同名小说的原作者未夕接受媒体采访,对这部剧的人物角色和情节设置进行了解读。在未夕看来,这部剧的内核就是生活。“我一向认为平凡的日子是最值得汲取的,普通的生活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还有什么比老百姓一天一天的日子更生动、更实在呢?”

据了解,未夕创作的小说《乔家的儿女》出版于2012年。2018年,正午阳光负责小说甄选和剧本策划的总监陆维“淘”到这本小说,并将其推荐给了侯鸿亮,侯鸿亮读完后,立即拍板决定购买版权进行影视化改编,并邀请未夕担任文学剧本的改编工作。

文学与影像是两种表达方式,如何在小说情节与影视合理化之间进行平衡,对编剧来说是最大的考验。小说《乔家的儿女》以时间为线索,将三十年社会发展变迁作为背景,乔家五个孩子的人生故事相互穿插,带给读者平常、琐碎而真实的感受。未夕说,剧本若循着小说的脉络去写,“生活流”就会变成“流水账”,况且这是一部群像戏,必须注重人物之间的戏剧联系,最怕把人物给写散。

为此,在进行剧本改编时,经过细致的剧本讨论之后,未夕和导演张开宙确认了修改方向——打破原先的时间线,在一个大的框架里虚化年代,把很多人物和事件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强烈的戏剧冲突及人物关联。

例如 “二强挨打、一丁上门”这一情节为例,小说里是一前一后发生的事,而在电视呈现上,则将两件事融在一块,将人物串联在一起。

小说里的人物,都挣扎在生活的泥潭中,一生都在努力试图挣脱,却越陷越深。在进行改编时,加入了更多明亮和温暖的基调,虽然困苦,但还是努力向上向好、向着光亮。

《乔家的儿女》开播,首先冲上热搜的就是“渣爹”乔祖望。观众们的评论令未夕印象深刻,“他们一边骂这个‘渣爹’,一边说他就像家里的谁谁谁。”未夕说,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都来自于她对生活的观察,刘钧用传神的表演呈现了一个特别贴近现实的人物,“你会看到他有些时候流露出的‘父性’,比如对三丽的愧疚,送走四美时脸上的悲伤,一成考上大学时的欣慰感,这些都是也是真实的。我不是为了洗白他,这个人物就应该是立体的。”在她看来,《乔家的儿女》这出戏里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比如很多观众喜欢的二姨,“她对小七伸出援手,从小照顾到大,这是她人性的高光。但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市井大妈,也会有背后议论乔家孩子们的时候,也会招人骂。”

同样,剧中的核心人物乔一成,也并非“圣人”,而是复杂的人。“观众说他很会怼人,甚至有些阴阳怪气,这是我创作这个人物的特色。”未夕说,当初写这个人物时并没有把他往“长兄如父”的主题上去写,“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人,生在一个糟糕原生家庭里的普通人。他既讨厌自己的原生家庭,竭力想摆脱,但又在抱怨中,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奉献着。直到故事的最后,他才明白这个家庭才是他真正的归属和依赖。”而在乔一成的身上,未夕也寄托了她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理解,“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困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泥潭,为了一点点向上的光,我们都要不断努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