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赵泓:新主流电影的标杆之作——评战争片《长津湖》

2021-10-04 11:19:5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童童

赵 泓

电影《长津湖》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共同导演,博纳影业和八一电影制片厂领衔出品,它自筹拍以来便备受瞩目,其耗资高达十三亿元,拍摄团队超过七千人,群众演员逾七万人次,参与特效公司超四十家,工作人员一万两千多人,创下中国电影史上投资、制作、演职人员规模新高。这部电影也称得上是当下新主流电影的标杆之作,在战争类型片的开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战争电影的肇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但此类电影产量的高峰当属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如《铁道游击队》(1956)《渡江侦察记》(1954)《上甘岭》(1956)等等,这些电影都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长津湖》也继承了这一点。一方面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如七连战士群像,有带头冲在最前线的伍千里连长,有平时文质彬彬,上阵杀气腾腾的指导员梅生,有神枪手平河……其他人物还有一人扛着炸药包冲进敌群的杨根思连长,以及冻死的“冰雕连”战士们。另一方面表现在体现了我军顽强的战斗意志。这主要通过敌我双方的装备差异来表现:美军的航母、一眼望不到头的坦克以及随时出动的轰炸机,志愿军只有步枪、手枪和少量的炮;面对敌人的坦克,我军战士只能用手榴弹、炸药包来反击;敌人在营地吃着烤鸡,熏肉,我军战士穿着单薄的棉衣啃磕掉牙的冻土豆。在这样的条件下,长津湖战役中,我志愿军全歼美军一个整团,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人类最强轻步兵”的赫赫威名。

二是“全景式”战争电影手法。首先是宏大的背景。电影用一定的篇幅展现了我最高领导人等的决策,以及美军方面的战略布局。如毛泽东与彭德怀的商议,中央领导人的会议,宋时轮的运筹帷幄,麦克阿瑟的狂妄傲慢,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的自大暴躁等等,不仅使得电影视角更为恢弘,也使得它与商业战争片区分开来,具有了史诗电影的特征。其次是叙事节奏较快。从伍千里归队,到山东整合,遇袭,再到遭遇战,长津湖大战,层层推进,扣人心弦。再次是战争场面宏大激烈。使用大全景或是大远景,结合镜头的横向移动展现战争全景。俯拍镜头表现美军精良装备的震撼感,俯拍仰拍结合镜头表现美军轰炸带来的紧张感,多视点切换表现遭遇战的突发性,大段的爆破场面凸显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利用时令与自然气候的变化,如夜晚,清晨,风雪天等,渲染和营造具体情节的氛围。并且与以往的史诗类战争电影如《大决战》系列(1991—1992)相比,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类型,可以称之为战争惊险片或者战争动作片,增强了电影的观赏性。

三是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十七年”时期的战争电影时代特征鲜明,其中不乏战争场面宏大、故事生动、情节曲折的佳作,如《南征北战》(1952)等。它们大多侧重从军事方面表现我方战略思想,洋溢着必胜的信念,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有一些如《小兵张嘎》(1963)《地道战》(1965)《地雷战》(1962)则属于带有一定“传奇”色彩的战争电影,主要表现敌后战场的战斗。它们都基本避开了对战争场面细节的表现。《长津湖》在对战争残酷场面的表现上运用了革命现实主义手法:伍千里和战友们在乱石滩上躲避敌机的轰炸,他的身边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千里给万里讲述大哥的死,“下半身炸没了,肠子怎么都塞不回去”;以及鲜血横流的战场……借助于发达的特效与视听技术,极具震撼地表现了战争的惨烈。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电影对战争的反思。影片一开始就是人民安详生活的场景和美军轰炸机在我边境的暴行。这个几分钟的画面既交待了背景,也凸显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电影主题。电影的“反战”倾向主要体现在人物言行方面,如伍千里对万里说“我们把战都打完了,不让你打”,千里在战争间隙给老家的新房子画图设计样式,梅生说“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以及他在战场上寻找女儿照片的举动,雷睢生在敌人的密集轰炸中哼出的“沂蒙山小调”;敌人那边,则通过他们谈论着圣诞节回家的聚会来表现。最能体现对战争反思的是万里的变化。万里第一次和战友们与敌人肉搏,被美军挟住的哥哥让他开枪,他举着枪迟迟不敢开火,直到因为犹豫被敌人扑倒。出于自卫,他开出了第一枪。开了这个头,心理障碍似乎解除,战友之死带来的恨意和英雄的荣耀同时激励着他,“杀20个就是英雄”。为了尽快成为“英雄”,冲进北极熊团指挥营的他,在敌方将领已经中枪昏迷时,举枪喊道“只差8个,就满20了”,千里严厉的制止了他,告诉他“有的枪必须开,有的枪可以不开”。整部电影传达了中国军人“以战止战,寻求和平”的思想。

虽然《长津湖》在某些方面还有一些瑕疵,但整体来看,它已经是国产大片的佳作,新主流电影的标杆。我相信,《长津湖》里志愿军战士“冰雪埋忠骨”的热血精神必将激励新一代观众的爱国情怀,我们也将永远铭记这段具有崇高精神的历史。最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