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展评⑰|袁耀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舞蹈表达——舞剧《骑兵》观后

2021-10-12 15:42: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袁耀林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骑兵》是内蒙古艺术剧院推出的中国舞台艺术历史上首部以骑兵为题材的民族舞剧,讲述了蒙古族青年朝鲁成长为骑兵英雄的故事。该剧在2020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全剧由《男儿归》《草原殇》《从军别》《战马情》《英雄泪》《骑兵魂》六幕构成。该剧在流畅完整的故事讲述中和准确精美的舞蹈艺术表达上,融入了浓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在舞剧的名称上,编导的出发点是向英雄的内蒙古骑兵致敬,可是并没有以“草原骑兵”或“内蒙古骑兵”命名,体现了编导以内蒙古骑兵为例,去歌颂为中华民族摆脱奴役赢得独立的各族战士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男儿归》一段中,从蒙古族青年朝鲁不堪日军的欺压凌辱奋而奋起反击后获得自由回到草原,在草原上,他遇到了心爱的姑娘珊丹,开始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这也是在日寇的铁蹄下,各族青年都遭遇的同样境况,各族青年对日寇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因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体现了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在《草原殇》中,日军在草原投放鼠疫病毒,珊丹和许多牧人身染重病,众多牧人失去生命,在巫医法力无果,只有听天由命之际,解放军医疗队及时赶到,救治了珊丹及其他牧民,并让朝鲁看到了一片新天地,萌生参军想法。解放军医疗队在严重鼠疫疫情前的逆流而行,对牧民的真心真情,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在巫医做完法术后再参与救治,也是对少数民族习俗的尊重。

在后面的几幕中,新参军的蒙古族战士带着“跟定共产党、参军保家乡”的誓言,奔赴战场,与各族解放军战士一道,面对日寇,共御外侮,抛头颅、洒热血,珊丹带领的支前队冒着敌人的炮火救助伤员,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华各族同根一家,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

舞蹈作为一种最本能、最直接、最有人性的艺术,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舞剧《骑兵》正是以舞蹈特有的方式,言舞蹈之能言,让我们在感受到热烈奔放、勇猛刚健的草原文明的同时,讲述一个蒙古族青年牧民成长成为一位战斗英雄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保卫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袁耀林,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四川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本文所配图片由内蒙古艺术剧院授权提供,转载须注明出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