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展评⑲|《骑兵》:一人一马、千军万马 合二为一,谓之“骑兵”

2021-10-12 21:11:0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雷睿 王晶

《骑兵》是由内蒙古艺术剧院出品的中国第一部以“骑兵”为题材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该舞剧立足于内蒙古骑兵的真实历史,以蒙古族青年朝鲁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战士的历程为主线,讲述了青年人朝鲁在重要历史关头将个人信念与集体的崇高理想紧紧相连,逐渐成长为勇敢无畏的骑兵战士的故事。在家与国的情怀交织中,在草原之绿和热血报国的红之中,展现出了内蒙古人民大无畏的民族精神风貌。所有关于民族英雄、塞外战场以及家国情怀都在这部荡气回肠的作品中一一得到满足。

舞剧《骑兵》采用的基本结构是传统的叙事型模式,将整体分为了:男儿归、草原殇、从军别、战马情、英雄泪、骑兵魂六幕,其叙事情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推动整个剧情跌宕前行,紧扣人心。但这部舞剧值得注意的独特创新点在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做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艺术手法的平衡。其一,体现在表演环境中,现实的叙事是在一个有战场,有草原,有清流的写意大空间中完成的,精心设计的舞美和宽敞的表演区为观者提供了一个特定与非特定相交融的视觉景象,从一开场就先声夺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之处气宇轩昂的骑兵艺术形象扑面而来,到忽而是星光草原下的浓情蜜意,忽而是血光四起的战场厮杀,这让带有浓墨重彩的叙事并没有削弱舞蹈抒情美的视觉体验,反而折射出各种动人情景。

其二,体现于动作,剧中写实舞蹈语言与写意舞蹈语言并存,能够通过对马的本性和形象特征的模拟来抽象直觉性的表达,唤起了观众对马的直觉观感。如舞蹈教授潘志涛所言:“取得由形貌直观本性,或者舍其形貌而直抵本性,就达到了观‘有 ’、而品‘无 ’的美学效果。”以人演马,编导与演员把马的习性、性格神态以及人与马休戚与共的关系通过模拟人性化地呈现在舞台上,大大地丰富了骑兵的英雄形象,同时,也使两类角色更为立体。这些动作全都成了为塑造特定人物而量身定做,为情节而服务,灵动而传神,贴切而超越,促进了全剧在审美风格与和语言创新上的进步。

在这部剧中,“马”这一形象也是浓墨重彩的创新刻画。对于草原人民来说,马,是朋友更是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马的敬重和爱恋,彼此相互拥有、相互依存的至亲灵性,以及马与骑兵在战场上同仇敌忾、人马合一缺一不可,这是草原人民的“根”,更是骑兵之“魂”。总导演何燕敏表示,“蒙古马精神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的体现,英雄和骏马是蒙古族审美的代表性符号,《骑兵》特别在马的形象塑造以及人与马的关系表达上下了一番功夫。”只有切身认同马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理解人与马这至深的情感纽带,才能提炼出精炼创新的舞蹈语汇来塑造剧中形象。对其拟人化的醋意表现出的“磨合关系”;或者已经作为战士的朝鲁与战马尕腊在战场上的奋勇杀敌双人舞表现出人马生死相依的深厚情谊。对于马形象的刻画,不是以往舞蹈中单一刻画英雄人物把马作为坐骑,而是赋予它有形有神的舞台生命,塑造出了其作为“动物”的灵性和作为“人物”的灵魂,通过拟人化的表达,将重心从形似移向情真。马可以是可爱诙谐的,更可以是无悔赴死的,与人神形同在。这些人马双人或三人舞,不仅是舞蹈形象的创新,也是舞蹈编创理念的创新。有了理念的创新,如何塑造马的舞蹈形象就是个难题了,需要尽量离开传统的蒙古舞以人为中心的动作样式,从马这一物种的本体出发,创造一个属于这部舞剧中马的独立舞蹈语汇,例如马对新主人的不适应而“尥蹶子”发脾气、用前额表示亲昵等动物形态,不得不说,编导对马的形象与品行的提取和把握十分贴切,使人与马的身体表达上没有任何隔阂,很好的解决了从素材到语汇的问题,而贯穿这些创新的核心纽带仍是草原人民与马的“人马情”,同时也将主题上升到生命平等与人道主义的高度。

剧中让人难忘的还有那一曲主题旋律:“四岁的海骝马”,温暖而动人的曲调既让观众的精神世界获得提高,更为舞剧带来了萦绕心头久久挥之不去的回味,将战场上的拼搏与情谊深深刻画在脑海中,流传于场上场下,展现出我中华民族的独特生命精神。

舞剧《骑兵》尽现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以激情与温情共存的演绎,为中国舞剧艺术事业贡献了又一个生动可感的成功例子,这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是量变中引起的质变,是编导的儿时记忆,也是她对于蒙古族舞蹈艺术特性熟稔于心的技术积累,更是立足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所创作的艺术结晶。

作者简介:

雷睿,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副主任 硕士生导师

王晶,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育专业研究生

本文图片由内蒙古艺术院授权发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