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琮”“钺”“璜”怎么读?央视文化节目“上新”,开启涨知识式追更

2021-11-23 10:45: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地名大会》……在根植传统探索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表达方面,央视可谓颇有心得。日前,央视“中国XX大会”系列文化节目上新——《中国考古大会》开播,首期聚焦良渚古城。

据了解,《中国考古大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制作推出,聚焦12个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与此前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历史文化节目不同,从名字可以看出,《中国考古大会》不仅仅关注令我们为之骄傲的历史文物,也注重还原其考古发掘的历程,讲述考古学家们如何层层剖开黄土,拂去历史尘埃,寻找文明脉络,探究古今之变。

节目中,采用AI、VR、裸眼3D、全息投影等多种新技术手段,打破了考古“枯燥”“高冷”的刻板面孔,在舞台上虚拟出一个探秘空间,带领观众跟随“考古推广团”回到当年的良渚考古发掘现场。

不少观众发现,追《中国考古大会》,知识输出十分密集,“玉琮”“玉钺”“玉璜”“漆觚”“袋足鬶”等生僻字不少,一边追节目一边涨知识。

这些器物为什么这样命名呢?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达,曾在1986年作为队长参与了良渚遗址反山墓地的发掘,发现了良渚遗址中最为重要和丰富的玉器。“玉器,是良渚组成中一种最为重要和最为突出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代表。”王明达解释,反山发现了很多器型都是第一次发现,如果是和古代文献能够对应的,例如琮、钺、璜等,就根据文献来定名,而例如三叉形器,任何地方都没有找到对这样的器物的定名,也不能随便就起个名,所以就根据形态取了个名字——三叉形器。

专家介绍,玉璜、玉钺等器物,其实在良渚之前的遗址也发现过,但是在良渚,有一个很典型的标志性变化——女性用璜、男性用钺。

在中华文化中,玉器有着特别而丰富的内涵。在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用玉器来表现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差别,标志着良渚已经进入了“以玉为礼”的社会形态。在良渚的玉器上,还都有十分精致复杂、生动纤细的纹饰,尤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神人兽面纹,有一些玉器上1毫米内能雕刻五六条纹路,如此高超的“微雕技术”,让如今的玉器雕刻师在现场体验后,都感到十分震撼,难以想象在没有金属工具的当时,良渚先民究竟是如何完成的。

节目中,也以抽丝剥茧的方式,递进到更深入的层次,讲述这些重要遗址的发现,对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认知,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良渚的发现,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为何这样说?节目中,在专家团队带领下,对此层层剖析、环环讲述。

对于良渚遗址的认识,其实经历了一个数十年的漫长的过程。正是在考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点一点积累的考古发掘材料,慢慢还原出良渚遗址的原貌——这是一座五千多年前的庞大的古城:有体现社会等级的分工,有着统一的信仰,有生活着王和贵族的宫殿,有城墙河道和专门的粮仓,而且从人口构成来看包括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这些都说明良渚已经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这里也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地之一。

“人与水、水与城,传唱出这首五千年的城之歌。”在情节歌舞表演中,复原出了根据考古资料所推测的良渚古国的场景,衣食住行,都在不断刷新人们对于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的想象。

“五千年前,世界上其实有很多地方都不约而同地萌发了我们人类最早的文明。我们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去发掘和研究,为大家揭示各种各样文明的多样和精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