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治水功绩而及治世之道,四川历史名人系列纪录片《蜀守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2021-12-28 09:38:0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宇男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12月27日晚,四川省委宣传部、成都市委宣传部、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两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蜀守冰》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这是继《李白》后,又一部四川历史名人系列纪录片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在众多四川历史名人中,李冰最特殊之处或许在于,他所创造的都江堰,彻底解决成都平原水患问题,至今依然在发挥功用,润泽着天府之国。

“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原创音乐加诗歌和唱,配合三维动画,打开《蜀守冰》的序篇。纪录片通过充分的史实资料,走访历史学家、水利工程师、农业研究专家、巴蜀本土文化学者、考古发掘队员等多领域学者专家,结合生动神奇的民间传说,通过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以丰富的维度娓娓道来蜀守李冰的伟大功绩和超然智慧,由治水而及治世,至今璀璨闪烁。

治水之术

纪录片第一集,着重于讲述李冰的治水之术。

故事从距今五千年前的宝墩遗址开始讲起。这里是中国第四大史前古城,宝墩先民在这里兴建了大型城址,然而又是因为一场洪水不得不放弃家园,迁往其他地方。

因水而立却又与水抗争,对于地处的青藏高原向平原过渡地段的古代蜀人来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困扰。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彭邦本介绍,秦灭巴蜀后,派出李冰前往成都担任蜀郡太守。站在滚滚岷江前,李冰苦苦思索如何治水,创造了伟大的“无坝引水”。

纪录片层层剖析,通过走访水利工程师、历史学家、工程师等,配合动画、历史影像资料、实景拍摄等,让观众看懂“无坝引水”的核心理念——变堵为疏,因势利导。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谭徐明研究都江堰多年,对都江堰的设计赞叹不已。片中,她详细介绍了都江堰的引水原理:建在江心洲的分水鱼嘴,把岷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内江,一部分是外江。枯水期60%的水能够进入内江流向成都,40%的水从外江从正流流走;汛期的时候,飞沙堰都是竹笼杩槎修的,水一大,自动就溃堤了,飞沙堰就开始大量地泄洪了,进宝瓶口的水就反过来了,就是40%的水进入成都,60%的水通过岷江排出去。

疏水而非堵水,这样的伟大创造,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让中国工程在人类历史上扬名垂范。一座古堰,不仅仅在物质上催生出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也对后世的中国产生了精神上的深远影响。


治世之道

作为一方官吏,李冰为四川所做出的贡献并不仅仅限于治水。纪录片也揭示出李冰不太为人所知的更为丰富的贡献。

《华阳国志·蜀志》里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李冰在青衣江治水时发现了一个被称作“盐溉”的现象。纪录片中,川盐研究学者陆坚介绍,李冰发现盐卤后,就用他在秦国学来的开水井的技术,打了四川的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从此以后,四川的川西、川北、川南这一带,纷纷地凿井生产食盐,带来了整个四川这一带地区民生的富饶。

用打水井的技术开凿盐井造福一方百姓、盘活民心,也正反映出“变堵为疏,因势利导”理念并不仅仅是在治水之道上,也是李冰的治世之道。

片中,还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历史细节,实际上,在都江堰建成后,并没有立即改变成都平原的状况,助推农业发展,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姜文来介绍,根据文献记载,都江堰刚开始修建的时候,灌溉面积大约是70万亩,到宋朝的时候,就达到了140万亩;而到清朝的时候,300万亩;在民国时期,是520万亩。“而现在,都江堰的灌溉面积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亩,成为我国三个特大的灌区之一。”

作为蜀地郡守,李冰深刻践行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冰代表着实干精神与理想精神相结合的这样一种文化,就使我们巴蜀大地,成为全中华最好的、优越秀冠的农耕文明,整个农商文化时代数我们第一。"四川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说。

由治水而及治世,穿越历史长河,都江堰早已超越了一个“地方水利工程”的功用价值,升华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人为本、惠泽四方”的理念闪烁不灭,启迪当下。

    编辑推荐